浦江葡萄产业指数2025年上半年运行报告
来源:数亮指数   日期:2025-08-19
    • 分享到QQ空间

导  读

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运行呈现“指数低位回稳、品牌线上破圈、出口季节低谷、信心持续向好”的温和复苏格局。

展望三季度,浦江葡萄“总量稳定、品质驱动价格分化”特征明显,阳光玫瑰等高端果仍有溢价空间,巨峰等大众果供给充足,产业发展信心仍较为充足。

如何进一步将浦江葡萄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本文末将提出三点建议。



一、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指数运行分析


(一)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先抑后扬

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呈现先抑后扬态势,这与葡萄产销周期高度相关,同时受出口波动、市场预热等因素叠加影响。

浦江葡萄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运行走势

一季度,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季节性下降。该阶段,葡萄尚未进入市场销售期,市场上缺乏新鲜果实的供应,消费者关注度和行业活跃度相对较低,指数回落至92.29点,环比下降1.60%。

二季度,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略有回升。随着葡萄旺季临近,网络上对浦江葡萄的搜索量和关注度同步增长,促使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回升至95.12点,环比增长3.07%。


浦江葡萄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运行走势

出口产量指数有所下降。一季度,出口产量指数收于52.72点,环比下跌47.28%,二季度则保持稳定。分析来看,上半年,浦江葡萄正处于种植期与成长期,出口量出现季节性走低。

互联网影响力指数持续上行。一季度,指数上涨至86.89点,环比上涨6.13%。浦江葡萄成功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和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成为浙江省首个同时入选国字号“双名录”的农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浦江葡萄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二季度,指数继续上涨至93.96点,环比增长8.14%。在行业整体消费热度加持下,浦江葡萄网络曝光度显著增加,叠加葡萄经销商、电商平台等提前预热宣传,浦江葡萄搜索次数再次增加。

有机化肥使用量指数上升后走平。一季度,有机化肥使用量指数上升至111.14点,二季度则保持稳定。近年来,浦江大力推广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等种植技术,广泛使用有机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等生态种植模式,重点推行葡萄生产控产提质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二)产业价格指数稳后回升

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正处于种植成长期,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小,整体呈现稳定态势。6月第四周,浦江葡萄价格指数收于95.37点。

浦江葡萄产业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三)产业信心指数继续位于荣枯线上运行

2025年6月产业信心指数为114.32点。6月底,新一季葡萄逐步上市,葡萄市场活跃度开始提升。据了解,今年葡萄的价格较为可观,相关零售商和农户对今年销售收入、销售前景和市场走势的预期持积极乐观态度,预计后期产业景气指数或将继续上行

浦江葡萄产业信心指数运行走势


二、行情分析


(一)互联网影响力指数逐步回升

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互联网影响力指数逐步回升。一季度,指数上涨至86.89点,环比上涨6.13%。二季度,指数继续上涨至93.96点,环比增长8.14%。从网络热度数据来看,一季度,浦江葡萄搜索量整体较低,5月开始,搜索量开始上升,特别是6月,搜索量基本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较5月增长216.34%。

上半年浦江葡萄网络热度数据

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的网络宣传以“品牌预热+信任建立+渠道引流”为核心,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本地生活平台等多渠道协同,初步实现了区域品牌认知提升和潜在客户积累,在线上完成了从“季节预热”到“品牌破圈”的全链路宣传。

一方面,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前置推广形式,开设“浦江葡萄官方旗舰店”,合作头部商家(如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的线上专区),发布“2025早鸟预售”活动,由此吸引更多长三角地区消费者关注。

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的精准触达,使浦江葡萄品牌声量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快速裂变,为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利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媒体种草,以短视频科普、果农IP打造、场景化种草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特别是3月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与“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浦江葡萄成为浙江省唯一“双名录”葡萄,拉动搜索转化率上升,其中25-34岁人群占比首次超过40%,品牌年轻化趋势明显。


(二)出口量受季节性影响出现下降

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出口产量指数收于52.72点,环比下跌47.28%,呈现典型的“淡季低谷”特征。分析全球各产区葡萄情况来看:


国内

鲜食葡萄市场处于空档期

上半年是北半球葡萄的生长发育期,并非集中出口时段,浦江葡萄正处于剪枝保墒期,无商品果可采。同时,浦江葡萄出口仍以传统“巨峰”为主,上市集中7–9月,缺乏错峰品种,由此浦江葡萄一般在三季度大量上市后出口量才会显著增,到第四季度才达到峰值。



国外

北美:葡萄供应过渡顺利进行

4-5月,智利持续提供进口葡萄。与此同时,墨西哥Jalisco州自4月起开始葡萄生产,确保了两个产区之间的平稳过渡。墨西哥其他产区的葡萄收获则于5月第二周启动。尽管绿色葡萄的供应量略有下降,但墨西哥葡萄的整体收成状况良好,不同颜色的葡萄品质均达到优良水平。市场需求保持稳定,特别是对高品质葡萄的需求。特别是绿色新品种葡萄的需求量较高,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增长。


荷兰:印度葡萄销售稳步增长

二季度伊始,印度雨水较多,导致每公顷葡萄产量下降。尽管印度本地市场对葡萄的需求量与往年保持一致,但这一情况使得出口商在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当地高昂的葡萄价格也进一步提升了出口商的经营风险。尽管如此,仍有大量印度葡萄被运往欧洲,但相较于去年,出口量已显著减少。与此同时,南非的葡萄季已接近尾声,供应的葡萄主要包括无籽红葡萄和Autumn Crisp品种。在二季度,北美市场出现了葡萄供应过剩的情况,更多的葡萄被运往欧洲市场。


南非:尽管全球葡萄需求发生变化,但出口季仍在高潮中结束

2025年上半年,南非葡萄产业总体呈现“产量恢复性增长、出口量再创纪录、价格温和下行、品种结构持续升级”的运行特征。从产量来看,2025年生长季气候条件明显改善,加之定植的新树进入丰产期,鲜食葡萄产量比2024年增加2.4万吨,增幅约7.5%。从出口来看,截至2月中旬,南非已完成全年出口计划的80%,累计出口4857万箱,同比增4%,其中无籽品种占出口量70%以上,契合欧盟、英国高端市场对“无籽+大粒”的偏好。


整体来看,上半年,南半球集中出口期与浦江葡萄的生产淡季重叠,形成了明显的市场挤压效应,直接导致出口份额下滑,这种季节性规律是导致上半年出口产量指数走低的基础性原因。


(三)产业信心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产业信心指数整体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运行。目前,新一季葡萄处于少量上市阶段,就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对浦江葡萄的期待值依旧较高,种植户和经销商普遍对下半年的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浦江葡萄在品牌建设、技术革新以及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努力。特别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模式更加完善,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从政策导向效果来看,浦江通过“价格指数综合保险+地理标志双认证”,叠加“惠农转”资金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品牌长期价值的认可度。同时,积极探索“订单农业”模式。主动开拓市场,通过以销定产,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提升浦江葡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2025年,浦江县与知名水果连锁企业鲜丰水果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签订了70万斤浦江巨峰葡萄的购销合同,避免“增产不增收”困境,有力保障了果农的收入预期。

从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效应来看,浦江更加注重葡萄加工、葡萄采摘旅游等价值延伸。上半年,浦江葡萄继续加强产业链条的延伸,利用葡萄青果、疏果成功试制白兰地葡萄酒,并与省供销社、浙茶集团合作研制葡萄绿茶味气泡水,现已实现量产。随着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新业态的培育,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利润增长点不断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主体对产业长期发展的信心。

从技术赋能来看,浦江县引进“AI+精准农业”项目,大幅提升了绿色生产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为浦江葡萄产业升级打开智能突破口。叠加智能物流系统应用,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质量下降,稳定了市场预期和产业信心。


三、市场展望


浦江葡萄主要以中晚熟品种如巨峰、阳光玫瑰、夏黑等为主,三季度,浦江葡萄将进入集中上市期(尤其是8-9月),是本地及杭州、上海、宁波等周边市场鲜食葡萄供应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全国葡萄行情的区域缩影。基于上半年市场运行特征及行业季节性规律,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市场行情预测如下:


(一)产业价格指数逐步上升,并在三季度达到全年峰值

供应端:中晚熟品种主导,总产量趋稳。目前,浦江县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亩,2024年产量达13.1万吨,2025年三季度预计维持相近规模。受高温天气影响,部分产区挂果期延长,可能导致早熟品种小幅减产,但中晚熟品种(如巨峰、天工墨玉)市场供应较为充足。

需求端:主要以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新鲜水果需求为主,礼品市场具有显著增长潜力。7-9月为浦江及其周边城市(包括杭州、上海、义乌)葡萄消费的高峰期,市场需求相应增加。此外,国庆节及中秋节的节日效应促使高端精品水果(例如无核特选、出口级果品)以及礼盒装备的需求上升,优质果品的价格可能因此在短期内上涨5%-8%,成为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在葡萄集中上市的时期,中低端果品的价格可能会小幅回调,然而出口订单(例如葡萄气泡水、白兰地试制)有助于缓解价格下行的压力。

整体趋势:三季度,浦江葡萄市场呈现“总量稳定、品质驱动价格分化”的特征,市场供应以中晚熟品种(巨峰、阳光玫瑰)为核心,早熟品种仅剩零星货源。其中,阳光玫瑰因品牌效应和礼品需求支撑,高端精品果仍有一定溢价空间,但普通果价格承压,巨峰凭借高性价比维持大众消费市场稳定。


(二)产业信心指数继续回升

三季度,预计浦江葡萄产业景气指数将继续呈现回升态势。一方面,浦江葡萄市场需求保持稳定,消费展现出强劲韧性,为浦江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各项利好政策频发,这将进一步增强浦江葡萄产业发展信心,促使产业信心指数继续保持在高景气区间运行。


四、产业发展建议


当前浦江葡萄产业处于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下,在“品质-品牌—效益”新赛道上形成加速跑态势,为打造特色葡萄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将葡萄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延伸精深加工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深度挖掘本地优质葡萄原料的潜力,进一步拓展研发葡萄酵素、葡萄面膜、葡萄保健品等新兴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开展葡萄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全链条标准化建设,从种植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到加工环节的严格质量控制,再到销售环节的品牌塑造与服务提升,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的规范化、精细化运作


(二)优化品种结构与错峰上市,实现鲜果供应均衡

开展葡萄品种引进与改良工作,建立葡萄品种资源库,引进早熟、晚熟及具有独特风味的新品种,丰富本地葡萄品种结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葡萄生长环境参数,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精准规划种植面积与品种配比,实现葡萄的错峰上市。同时加大对智能冷库与气调保鲜设施的投入,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葡萄储存环境的精准调控


(三)强化数字营销与国际合作,提高全球影响力

深入挖掘浦江葡萄的文化内涵,精心构建“浦葡故事”文化IP,打造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引爆网络声量,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浦江葡萄。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农产品展、葡萄产业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展示浦江葡萄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形象,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加大与国际葡萄产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交流合作,鼓励企业申请全球质量认证,并与当地经销商、零售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海外仓与分销网络,提升浦江葡萄的全球辨识度与出口韧性。

    • 分享到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