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兴城泳装产业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融合与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实现从“传统加工”向“智慧创造”的跨越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兴城泳装产业各项指数表现如下:
1、泳装产业发展指数短期承压,长期韧性仍存。截至二季度指数为122.29点,上半年回落1.21%,但同比仍表现增长,2024年以来的复苏趋势未改。
2、泳装创新时尚指数有所回调,创新基础稳固。二季度指数为114.36点,上半年指数下跌1.70%,但仍维持在110点以上的相对高位,且同比增长,表明行业创新根基依然稳固。
3、外贸景气指数跌破荣枯线,外部承压明显。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处于不景气区间,显示全球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对泳装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2025年上半年,兴城泳装产业亮点突出。一方面,出口经营景气指数短期承压,长期发展韧性凸显;另一方面,泳装产业智能化发展,市场活力指数逆势增长。兴城泳装企业若能在科技创新、品牌引领、数字化转型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深耕,有望在行业变局中抢占发展先机。
一、兴城泳装指数走势分析
(一)泳装产业发展指数短期承压,长期韧性仍存
2025年上半年,兴城泳装产业发展指数阶段性调整。一季度指数环比微降0.02%,为123.77点;二季度指数环比下降1.20%,至122.29点,上半年累计降幅为1.21%。尽管上半年指数小幅回落,但同比正增长,延续2024年以来的复苏趋势。
产业发展指数走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纺织行业主要产品生产稳中有进。1—6月,纺织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1%,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中,化学纤维累计产量4236万吨,同比增长4.9%,延续良好增势。行业生产端整体呈现“传统品类稳规模、化纤品类扩增量”的特点。在泳装领域,兴城泳装产业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持续创新动力,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泳装产业发展指数短期虽有承压,但长期韧性仍存。
2025年上半年,国内泳装产业集群竞争激烈,东南亚等地区供应链分流效应明显,发展规模指数波动回落。一季度指数为118.79点,环比增长0.09%,二季度回落至114.84点,环比下降3.33%,上半年累计降幅为3.25%。

发展规模指数走势
细分领域中,2025年上半年,各细分指数“一升三降”。

发展规模指数各细分指数走势
具体来看,从业人员数指数上半年逆势增长1.47%,二季度达到95.31点,反映出数字化转型正在创造新的就业需求,产业人才结构持续优化。销售总额指数降幅明显,一季度指数先小幅上涨,二季度快速下降至128.03点,累计下滑7.12%。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中美关税和跨境电商平台政策调整导致出口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国内文旅消费复苏力度不及预期。总产值指数上半年累计下降2.52%,指数从2024年四季度的136.26点降至二季度的132.83点。利税总额指数整体运行平稳,上半年略降0.05%,二季度收报于90.15点,表明兴城泳装产业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有效对冲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
2025年上半年,市场活力指数整体回暖。一季度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指数窄幅低开,为131.23点;二季度指数快速增长至133.48点,达2024年以来的高点,上半年累计增长1.55%,增速较2024年同期1.49%有所提升。具体来看,市场活力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得益于跨境电商渠道的持续拓展,二是因为企业产品创新成效显现,三是线上直播电商等新型营销渠道的发展也为泳装市场注入新活力。

市场活力指数走势
从指数构成情况看,三个分项指数2025年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市场活力指数各细分指数走势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呈稳健发展态势。举办或参加博览会、展会次数指数延续季节性特征,一季度指数回落至126.06点后,二季度强势反弹至135.76点,上半年累计增长3.70%,表明行业品牌推广力度持续增强。生产运营方面,开工率指数保持平稳,上半年增长0.78%,二季度指数为89.47点,企业生产计划更趋科学。订单量指数稳步攀升,上半年连续增长,至2025年二季度收报158.96点,上半年累计增长1.09%,呈温和扩张态势。
(二)泳装创新时尚指数有所回调,创新基础稳固
2025年上半年,创新时尚指数先扬后抑,二季度指数为114.36点,上半年累计跌幅达1.70%。虽然指数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110点以上的相对高位,且同比增长,行业创新根基依然稳固。

创新时尚指数走势
从指数构成看,泳装创新指数和泳装时尚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影响泳装创新指数回调。
2025年上半年,兴城泳装时尚指数冲高回落,2025年一季度指数收报于120.41点,创历史新高,二季度回落至115.60点,上半年累计跌幅为3.66%。分析来看,国际市场复苏乏力抑制泳装消费需求,同时国内零售渠道库存调整压力加大,以及行业新旧产品周期转换所带来的阶段性波动,共同影响泳装时尚指数冲高后回落。

时尚指数走势
分指标来看,举办或参加媒体推介会指数、网络舆情指数和新产品(款式)个数指数走势各异。

时尚指数各细分指数走势
2025年上半年,网络舆情指数先升后降,二季度指数为107.84点,较2024年三季度的高位有所回落,但与2024年四季度持平,为泳装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举办或参加媒体推介会次数指数一季度先在156.49点平稳运行,后回落至142.26点,上半年下降9.09%,反映企业在品牌推广策略上有所调整。新产品(款式)个数指数整体运行平稳,上半年指数下降0.31%,至101.43点,显示产品创新节奏趋于稳健。
2025年上半年,泳装创新指数呈小幅波动走势,累计下降0.32%。一季度指数环比微升0.20%至114.12点,但二季度指数承压回调0.53%至113.52点。整体运行稳中趋缓,为未来创新突破奠定基础。

创新指数走势
泳装创新指数下设五个细分指数“一升三降一平”,具体走势如下图所示:

创新指数各细分指数走势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泳装产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定力。
2025年上半年,新产品产值占比指数逆势增长二季度指数为119.22点,较上年四季度增长1.77%,延续2024年快速增长态势,表明企业持续强化产品创新战略成效显著。
研发投入经费指数累计下降0.77%,二季度收于111.99点;上半年设计人员数指数回调3.32%,二季度指数为116.46点,显示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有所调整。
新购先进设备经费指数上半年下降0.05%,截至二季度,指数为111.85点。2025年上半年,专利数指数稳定维持在97.01点,与2024年持平运行,反映出技术积累进入平台期。
总体而言,在市场需求多元化背景下,泳装产业正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三)外贸景气指数跌破荣枯线,外部承压明显
2025年上半年,泳装外贸景气指数有所回落,在一季度跌破荣枯线基础上,二季度进一步回落至78.33点,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处于不景气区间,表明全球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对泳装出口造成显著影响,当前兴城泳装外贸环境面临较大压力。

外贸景气指数走势
外贸景气指数由出口总额、出口产品价格、出口国家数、外贸市场信心、经营状况信心、出口盈利信心六个细分景气指数构成,具体走势如下:

外贸景气指数细分指数走势
2025年上半年,出口经营类景气指数整体有所下降,截至二季度,出口总额、出口产品价格、出口国家数景气指数分别收报于50.00点、70.00点和60.00点,均位于不景气区间,表明泳装外贸企业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下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2025年上半年,出口信心类景气指数整体先降后升,一季度指数全面下行,二季度指数虽有所修复,但仍低于2024年四季度水平。截至二季度,外贸市场信心、经营状况信心、出口盈利信心景气指数三个细分指数分别收报于90.00点、100.00点、100.00点,均低于荣枯线,反映出泳装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挑战,关税政策短期内难见改善,冲击了部分兴城泳装企业家对外贸市场的信心。
二、泳装产业最新行情解读
消费市场持续复苏。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数据,上半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累计7426亿元,同比增长3.1%,延续一季度以来的温和增长态势。线上消费方面,实物商品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1.4%,虽较年初有所回升,但增速仍显平缓,反映出消费市场在结构调整中逐步回暖。
纺织外贸小幅增长。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0.8%,延续外贸增长态势。细分来看,纺织品出口表现更优,累计出口7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服装出口734.6亿美元,同比微降0.2%。
投资力度持续加大。纺织业固定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长14.5%,显示出行业对长期发展的信心,为行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泳装作为兴城特色产业,在外部环境承压的情况下,仍展现出较强韧性。2025年上半年,兴城泳装产业出口经营景气指数短期承压,长期发展韧性凸显;泳装产业智能化发展,市场活力指数逆势增长。
(一)出口经营景气指数短期承压,长期发展韧性凸显
2025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受到挑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兴城泳装产业出口经营类景气指数承压运行。
兴城市被誉为“中国泳装之都”,泳装年产值约150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占国际市场份额25%以上,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辽宁省出口泳装金额为5187.68万美元,同比减少23.17%;我国除辽宁省外,各地出口泳装金额为88274.63万美元,同比减少12.38%。从全国范围看,泳装出口总额同比下滑,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及贸易壁垒增加对泳装产业带来冲击。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与辽宁省泳装出口金额统计
2025年上半年,辽宁省泳装出口前十的国家分别为俄罗斯、日本、美国、希腊、英国、吉尔吉斯斯坦、韩国、巴西、波兰、意大利,且出口至这些国家的总金额为4793.41万美元,占辽宁省泳装出口总额的92.40%。其中,出口至俄罗斯的金额最多,为2228.39万美元,同比减少16.27%。出口至吉尔吉斯斯坦、巴西的泳装金额同比逆势增长,出口金额分别为162.90万、100.0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4.48%、868.47%。

2025年上半年辽宁省泳装出口金额前十统计
2025年以来,全球消费需求偏弱、国际贸易摩擦持续、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反复等因素,使外部不确定性显著加剧。兴城泳装出口总额增长乏力,对兴城泳装产业出口经营类景气指数形成较大拖累。2025年上半年,除了出口总额景气指数一季度收报于100点荣枯线上,出口产品价格、出口国家数景气指数始终收报于不景气区间,表明产业出口经营景气度有待提升。

兴城泳装出口经营类景气指数走势
(二)泳装产业智能化发展,市场活力指数逆势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格局依然复杂多变,消费市场复苏步伐不一,给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持续的挑战。作为“中国泳装名城”,辽宁兴城的产业也感受到了这股寒意。然而,外部压力的“逆风”并未能阻止兴城泳装产业前进的脚步,反而成为其深化智能化转型、锻造内生动力的“试金石”。上半年,兴城泳装产业交出了一份以“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亮眼成绩单,生动诠释了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具体来看,市场活力指数在2025年一季度小幅回调后,二季度强势拉升,并收报于133.48点,上半年累计增长1.55%。从分项指数走势看,订单量、开工率、举办或参加博览会、展会次数指数上半年分别增长1.09%、0.78%和3.70%。数据表明,兴城泳装产业增长的驱动因素从“量”的扩张,转向了“质”的提升和“效”的飞跃。 订单总量增长承压,但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在同样的订单规模下,创造了更高的产值和利润,从而整体拉升了市场活力。举办或参加博览会、展会次数指数大幅增长,表明兴城企业并未坐等订单,而是在压力下选择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市场开拓策略。
2025年上半年,兴城泳装产业用数据和事实证明:智能化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和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以兴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产业,正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升级的动力,构筑起难以复制的产业韧性。其上半年的“逆势增长”,不仅是一份出色的经济答卷,更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兴城样本”。
三、指数走势预测
目前,兴城泳装产业正处于“外需承压、内生蓄力”的深度调整期。外需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与贸易壁垒叠加,使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兴城泳装产业短期内承压运行;内需端,超大规模国内运动消费市场、康健文旅等新场景需求释放,为产业提供缓冲垫。
产业发展指数:随着三季度暑期消费旺季到来,叠加“国货出海”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兴城泳装产业集群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布局深化,兴城泳装产业发展指数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企稳回升,指数或在122至125点区间窄幅上扬。
创新时尚指数:兴城泳装产业创新发展,“兴城泳装”区域品牌价值评价达96.99亿元,已形成泳装、瑜伽服、沙滩装、骑行服及面辅料配件等轻运动系列产品多样化发展的格局,自主品牌达到80%以上,AI设计+消费品创新发展应用场景300+。注册商标1325个,其中全国驰名商标3个、辽宁省名牌产品10个、辽宁省著名商标28个。兴城泳装产业还抢抓国家级兴城泳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落户兴城机遇期,在兴城市内及时办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量达288件。因此,创新时尚指数有望升至118点以上。
外贸景气指数:2025年以来,兴城泳装出口企业积极调整市场布局,加快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南亚新兴市场,外贸景气指数在新兴市场拓展带动下,或小幅回弹至85至90点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