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白酒月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0,维持平稳。其中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99,下跌0.01%;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1,上涨0.01%;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99,下跌0.01%。(见表1)
从月定基价格指数看,7月份全国白酒月定基价格指数为107.97,上涨7.97%。其中,名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9.76,上涨9.76%;地方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3.77,上涨3.77%;基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10.00,上涨10.00%。(见表2)
一、环比总指数持平,市场止跌企稳但动能仍显不足
7月,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为100.00,较6月持平,结束连续下跌态势,呈现企稳迹象。分旬来看,上旬小幅上涨0.04%,中旬保持稳定,下旬微跌0.02%,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与去年同期相比,7月指数略高0.01个百分点,较6月回升0.38个百分点,显示市场在淡季中逐步回稳。细分品类中,名酒环比微跌0.01%,地方酒微涨0.01%,基酒价格呈现微跌趋势,但市场结构趋于平衡。
7月全国白酒价格指数虽止跌企稳,但市场动能仍显不足,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淡季需求延续疲软。作为本月核心消费场景的升学宴动销较往年大幅下滑,夜宵、大排档等虽贡献一定消费,但市场多被啤酒、黄酒占据,叠加暑期旅游对白酒场景的替代效应,终端动销未现明显改善。尽管部分酒企加大促销力度,消费者却仍持观望态度,市场以刚需补货为主。二是价格体系分化加剧。头部品牌抗风险能力较强,部分产品价格在“618”年中大促后相继回升;次高端及终端价格带产品深度承压,部分产品价格倒挂趋势蔓延;地方酒与光瓶酒冷热不均。三是政策与库存压力并存。“禁酒令”影响持续,尽管部分区域餐饮市场表现略有回暖,但整体来看,渠道动销仍乏力,还需要时间恢复。部分经销商反馈库存周转周期延长,低价出货意愿仍存,制约价格上行空间。
二、名酒月环比价格指数下跌,止跌因素与结构性分化并存
7月,全国名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为99.99,较6月微跌0.01%,降幅显著收窄,市场呈现企稳迹象。分旬来看,上旬价格指数为99.97,下跌0.03%;中旬为100.00,维持平稳;下旬为100.09,上涨0.09%,月末价格略有翘尾。整体来看,名酒价格波动幅度收窄,市场逐步趋于平稳。具体来看,本月价格上涨的名酒有:四特酒上涨1.81%,水井坊酒上涨1.64%,古井贡酒上涨0.62%,品味舍得酒上涨0.50%,洋河酒上涨0.50%,董酒上涨0.46%,五粮液上涨0.43%,酒鬼酒上涨0.25%,剑南春酒上涨0.18%,西凤酒上涨0.14%。本月价格下跌的名酒有:全兴酒下跌2.86%,双沟酒下跌1.60%,郎酒下跌1.34%,习酒下跌1.26%,今世缘酒下跌1.24%,稻花香酒下跌0.66%,宋河粮液酒下跌0.57%,茅台酒下跌0.47%,口子窖酒下跌0.37%,泸州老窖下跌0.29%,绵竹酒下跌0.19%,宝丰酒下跌0.07%,汾酒下跌0.02%。其他名酒价格保持稳定。
7月全国名酒价格跌幅较上月缩小,趋于稳定。一方面,得益于渠道库存管理、消费场景重构、品牌价值升维等措施,洋河、五粮液、水井坊等价格微涨。五粮液先后采取减量、渠道、打假等多维举措,其核心产品的价格趋稳;洋河借助体育赛事火爆出圈,带动系列产品销量显著增长;水井坊对部分产品实施全渠道停货战略,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加14.54%,显示出次高端价格带的结构性优势。同时,本月名酒价格跌幅缩小,一定程度上看,是经历了6月份“年中大促”的“跳水”后,产品价格回调的结果。另一方面,更多的企业无奈通过直接降低出厂价或采取各种政策补贴,间接开启“降价保量”。下调出厂价是提振渠道利润与信心、遏制价格下跌的关键;政策补贴则是缓解短期压力、巩固修复成果的必要补充。如郎酒针对宴席市场推出“买赠”“扫码返利”等政策措施,实现销量持续稳健增长。从本质看,维持量价平衡是品牌定位、行业站位与现金流健康度的综合博弈,核心在于通过动态调控规避量价双输的困局。
三、地方酒市场止跌微涨,结构性分化显著
7月份,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1,上涨0.01%。具体来看,本月地方酒价格上涨的有:绵阳丰谷酒上涨0.84%;湖北白云边酒上涨0.53%;成都酒上涨0.42%;北京牛栏山酒上涨0.26%;泸州潭酒上涨0.21%;山东景芝酒上涨0.11%。本月地方酒价格下跌的有:重庆江小白酒下跌4.34%;贵州酒(金沙古酒、珍酒)下跌2.61%;山东扳倒井酒下跌1.57%;达州酒下跌1.10%;河南仰韶酒下跌1.09%,杜康酒下跌0.95%;内蒙古河套酒下跌0.33%。基酒定基价格指数为99.99,较上月略有下跌,显示整体趋于稳定,但部分酒企面临利润压缩挑战。
本月地方酒价格维持0.01%的微涨,虽较上月情况好转,但地方酒价格实际也面临名酒下沉和消费降级的双向夹击困境。随着消费多元、场景细化,大众餐饮用酒在品牌和价格方面也不断分化,一些强势区域品牌的光瓶酒抢占了大量终端市场,同时价格也进一步向50~100元下探。中国酒业协会《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今年1—6月,白酒市场动销最佳的价格带为100~300元,较2024年呈现下沉态势。创新与转型已是地方酒品牌的必答题,但低度化突破难度较大,年轻化或为更优解。近期,牛栏山创新推出的“牛碧桶”特色白酒饮品在抖音、小红书等主流媒体实现了超千万量级的传播,以有趣、实惠、简单成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这一爆火案例给白酒年轻化带来启示:一是通过“玩梗”、制造创意话题等方式,主动走入年轻人圈子;二是凭借极具性价比的产品,精准定位年轻人购买力;三是以真诚直接的消费体验,赢得年轻群体的信任。表明酒企需要在差异化与规模化间寻找平衡点和突破口,保障品质风格,找到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和共鸣才能进一步突围。
四、酒业价值重构,行业何以破局
2025年白酒行业深陷宏观经济压力、产业矛盾积累、消费理性升级的“三期叠加”困局,倒逼酒企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重构。价格体系呈现“沙漏型”断裂,高端增长停滞、次高端暴跌超30%,而百元以下光瓶酒逆势爆发(规模破1500亿元),成为行业增长主引擎。黑格咨询指出,“民酒崛起,官酒退潮”推动大众消费扩容,但光瓶酒面临“高增长低利润”的结构性矛盾,区域品牌则借差异化策略补位全国品牌退出的利润缺口。李振江提出的2025酒业“冰火图”显示,15%的年增速将是酒企生存底线,100~300元价格带以20%~30%增速成必争之地。行业分化伴随“五潮并现”(离职、关店、暴雷潮等)与品类更迭(酱酒降温、清香升温),倒逼增长逻辑重构。创新模式和数字化转型成为破局关键。汾州酒依靠品牌焕新与场景创新,实现28.7%逆势增长;今世缘建立“差价+股权+资本”三级分利体系,重塑厂商关系;高沟酒借“万店联盟”突破区域壁垒,终端覆盖激增500%;“数字酒令”将促消费转化为区块链资产,推动营销向数字资产沉淀转型。未来的竞争,关键要抓住三个核心方向:一是让消费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产品品质的提升,二是精准融入并激活目标消费群体的社交圈,三是用真实可信的品牌故事打动用户。酒业破局本质是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深耕,唯有以技术重构产品、以生态凝聚合力,方能在行业调整中突围。
(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谢谢)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