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为99.69,下跌0.31%。其中,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42,下跌0.58%;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2,上涨0.02%;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0,保持稳定。(见表1)
从月定基价格指数看,4月全国白酒定基价格总指数为108.67,上涨8.67%。其中,名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10.54,上涨10.54%;地方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4.74,上涨4.74%;基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10.02,上涨10.02%。(见表2)
一、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下跌
4月,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为99.69,下跌0.31%。分类来看,本月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58%,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上涨0.02%,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保持稳定。分旬来看,本月各旬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指数分别表现为:上旬99.85,下跌0.15%;中旬99.92,下跌0.08%;下旬99.85,下跌0.15%;各旬均呈现下跌趋势。
4月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下跌是消费淡季、库存积压、消费场景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季节性消费回落。白酒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节传统旺季后,市场进入消费淡季。4月正值消费淡季中期,终端需求(宴请、礼品等)显著收缩,导致经销商出货压力增大。尤其是高端名酒因前期囤货较多,渠道库存消化缓慢,迫使部分经销商降价促销以回笼资金。二是渠道库存高企。春节后,部分厂商为完成一季度业绩目标,向渠道压货力度较大,但实际动销未达预期。进入4月,经销商面临库存周转与资金链压力,不得不通过小幅降价加快去库存。三是商务场景恢复不及预期,白酒消费与商务活动高度相关,但4月商务宴请、会议等活动复苏力度较弱,叠加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景气度低迷,进一步抑制了白酒需求。清明节期间,部分地区家庭聚饮及外出踏青场景略有上升,白酒销量短期增长,但整体拉动效应有限。
二、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
本月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42,下跌0.58%;其中,省内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17,下跌0.83%;省外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72,下跌0.28%,省内名酒下跌幅度大于省外名酒。分旬来看,上旬为99.69,下跌0.31%;中旬为99.87,下跌0.13%;下旬为99.73,下跌0.27%;各旬均呈现下跌趋势,与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指数走势趋同。
本月价格上涨的名酒有:董酒上涨1.66%,四特酒上涨0.49%,稻花香酒上涨0.43%,双沟酒上涨0.32%,宋河粮液酒上涨0.22%,今世缘酒上涨0.11%,西凤酒上涨0.08%;本月价格下跌的名酒有:泸州老窖下跌2.50%,剑南春下跌1.36%,洋河酒下跌0.85%,全兴酒下跌0.83%,茅台酒下跌0.67%,绵竹酒下跌0.55%,宝丰酒下跌0.51%,汾酒下跌0.43%,水井坊酒下跌0.38%,口子窖酒下跌0.33%,酒鬼酒下跌0.31%,五粮液下跌0.28%,习酒下跌0.21%,古井贡酒下跌0.19%,郎酒下跌0.18%,品味舍得酒下跌0.01%。其他名酒价格保持稳定。
本月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与行业调整、消费疲软、价格体系重构等因素相关。首先,行业深度调整超出预期。从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告来看,接近半数酒企业绩表现为下滑,其中有8家酒企的营收降幅超20%,营收下滑最多的跌幅超80%,有6家归母净利润跌幅在30%以上。折射出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倒挂、消费疲软的多重压力,反映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其次,消费需求疲软迫使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维持市场份额。一方面,线上平台促销力度较大,拉低整体均价。有数据显示,今世缘、古井贡酒等通过“买一赠一”“满减”等活动刺激销量,终端价较活动前下降5%~8%。另一方面,各名酒企业纷纷提前布局宴席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婚礼逐渐进入旺季,头部酒企面对市场困境提前布局婚宴市场。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多家头部酒企密集针对婚宴市场推出抽金条、投放红包、赠送旅游等活动及优惠政策,同时以服务升级打破同质化竞争。
此外,消费场景迁移,也导致价格体系不断重塑。酒业家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多地次高端市场呈现系统性下滑;有经销商表示,300~800元次高端受宴席、政商消费降档冲击明显。以团购为主的次高端、高端白酒销售普遍下滑30%~50%,政务团购近乎腰斩,商务团购降幅超20%。次高端产品受到更显著影响,规模持续缩水。但总的来看,头部企业通过品牌、渠道、产品创新展现韧性。
三、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微涨,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保持稳定
4月,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2,上涨0.02%。其中,省内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15,上涨0.15%;省外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71,下跌0.29%。分旬来看,上旬为100.07,上涨0.07%;中旬为99.98,下跌0.02%;下旬为99.96,下跌0.04%;本月地方酒环比价格走势呈现上旬上涨,中、下旬微跌的趋势。
具体来看,本月价格上涨的地方酒有:重庆江小白酒上涨4.68%;成都酒上涨0.99%;北京红星酒上涨0.71%;巴中翰林坊酒上涨0.18%;绵阳丰谷酒上涨0.12%;宜宾叙府酒上涨0.02%。本月价格下跌的地方酒有:湖北白云边酒下跌2.70%;北京牛栏山酒下跌2.03%;山东景芝酒下跌1.70%,扳倒井酒下跌0.05%;广东赤荔牌红米酒下跌0.89%;河南杜康酒下跌0.87%;泸州仙潭酒下跌0.26%;新疆伊力酒下跌0.05%;其他地方酒价格保持稳定。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0,保持稳定。
行业数据显示,300元以下价格带的市场规模占比已攀升至43%,其中,百元价位带更以年均15%的增速领跑,成为酒企必争之地。龙头企业和全国化酒企都在向下延展价格,势必会为地方品牌带来更大压力,但地方酒企正积极通过性价比策略、情感绑定、差异化竞争等措施对抗名酒下沉。一方面,消费降级推动大众酒和区域地产酒需求凸显。清明节期间,受益于家庭聚饮、踏青出游等场景的拉动,部分区域白酒、光瓶酒凭借性价比和口碑,需求增加,价格微涨。如重庆江小白、成都金六福酒、北京红星酒等大众品牌短期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地方酒企突围竞争离不开情感绑定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如文君酒以举办“春日诗会”强化“文化酒”标签,通过入驻成都博物馆“锦城丝管”特展,进行古琴、古音展示,将酒文化与地方非遗融合,提升文化认同构建深层链接;丰谷酒业研发“低醉酒度”技术,将低醉酒度概念植入婚庆、寿宴等场景,动销率较竞品高15%,形成“健康饮酒”差异化卖点,为区域酒品牌竞争提供参考范本。同时,受线上平台补贴、买赠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方酒品牌价格短期波动,其中,湖北白云边、北京牛栏山酒价格下跌较多。
四、白酒行业首个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地方标准实施
4月19日,四川省首个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信息披露地方标准《白酒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披露规范》(DB51/T 3259-2025)(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这是继4月1日国家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5部分: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GB/T 32151.25-2024)实施后,白酒行业首个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地方标准落地,标志着四川白酒碳核算工作迈出全国第一步。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规模以上白酒行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信息披露;其他白酒行业企业开展相关工作可参照执行。标准明确了白酒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披露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确定核算边界、进行排放核算、控制核算质量、撰写排放报告、开展信息披露等流程;从化石燃料燃烧、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厌氧处理等方面识别了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排放设施;规定了各类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明确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期限、主要内容和报告格式等内容。
本标准实施后,填补了白酒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信息披露的标准空白,有利于规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行为,控制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提升白酒行业绿色低碳竞争力。
(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