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2025年4月,小米价格行情整体稳中略涨。根据“武安小米产业指数”数据监测显示,4月小米产品价格指数收于108.84点,环比小幅上涨0.05%。

小米价格指数走势
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小米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加工企业整体采购意愿偏弱,但部分库存水平较低的米厂在4月进行刚需补货,加之农户即将迎来春耕生产,售粮时间窗口进一步收窄,导致原料供应端出现阶段性紧张。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成为支撑小米价格温和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此外,“体重管理年”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促使居民健康饮食意识显著增强,推动了以小米为代表的全谷物主食进入家庭餐桌主流选择序列,带动了小米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

小米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从细分产品市场来看,4月优等品小米价格指数有所回落,合格品小米则止跌为涨。具体来看,优等品小米价格指数收于109.90点,环比略降0.54%;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收于106.38点,环比上涨1.49%。随着传统节日季的结束,优等品小米在高端礼品市场的季节性需求减弱,叠加终端消费动能不足,市场价格承压下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作为大众日常消费主力的合格品小米市场出现回暖迹象,4月价格指数止跌回升,反映出基础民生需求的韧性。
二、市场行情分析
(一)市场库存充足,农户种植意愿有所下降
截至2025年4月,尽管经历了年初传统消费旺季的带动,全国小米市场库存仍保持较高水平,供应压力持续显现。据卓创资讯调研数据,内蒙古赤峰、辽宁朝阳、山西、河北等主产区2024年产小米余粮比例普遍维持在四成左右,吉林地区则在两成左右,部分地区仍有少量三年陈粮待消化,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在此背景下,市场竞争有所加剧,农户种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进而影响了其种植积极性。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创新团队数据显示,2025年河北省谷子种业公司谷种销售量同比平均下降15%左右,部分企业销量降幅甚至达到30%~40%。从主栽品种来看,金苗K1销量同比下降11%,冀杂金苗3号、赤谷K系列以及张杂谷系列种子的销量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降幅区间为5%~30%不等。
(二)电商经济发展,带动武安小米销售模式转型
2025年以来,武安市积极发展电商经济,以电商直播为突破口,推动“武安小米”销售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截至4月中旬,全市累计开展直播13337场次,实现农产品直播销售额7996.41万元,展现出强劲的电商发展动能。
武安市通过建设集办公、直播、培训和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直播电商基地,以及在22个乡镇和一个工业园区设立了“主场”直播间,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直播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武安小米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还通过精准挖掘整合资源建立了“百品库”,筛选出包括武安小米在内的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直播产品100余种,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为提升电商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带货实效,武安市邀请资深电商讲师和知名达人开展专题授课与实操培训,逐步形成由领导干部、媒体主播、电商达人等多元主体组成的直播带货团队。各乡镇因地制宜打造直播间,形成了全域覆盖、协同发力的直播矩阵,显著提升了“武安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此外,武安市大力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企业建设共配中心,并引导电商基地入驻企业建立云仓库系统,实现了货物集中存储、快速分拨与高效配送,有效缩短了订单交付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对于武安小米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更高效的市场响应能力,也打破了传统地域限制,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便捷购买到优质小米产品,从而带动销量增长与产业升级。
三、行情及指数预测
从短期市场走势来看,随着我国春谷区小米种植工作全面启动,夏谷区也已进入有序的备耕阶段。2025年5月,小米市场仍将以小规模刚需补货为主导,整体购销节奏较为平缓。然而,受春耕进度加快影响,农户售粮时间窗口持续收窄,上货节奏有所放缓,短期内或将对市场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小米价格指数预计将维持小幅上涨态势。
细分产品来看,优等品小米受节日消费退潮及送礼需求减弱影响,市场需求下降,价格指数或将继续回落;而合格品小米作为大众日常消费的主要品类,受益于刚性消费需求回暖,价格指数有望延续上涨趋势。
从长期发展态势来看,受2024年谷价低迷、种植收益下滑等因素冲击,2025年全国小米种植面积预计同比减少30%以上,部分地区减幅甚至达到40%~50%,秋收季节市场供应量将明显减少,或将对小米价格形成较强支撑。但后期价格走势仍需密切关注新季谷子实际播种面积、田间长势以及气候条件等关键变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