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 | 巫山脆李三季度大放异彩!价格回升、品牌崛起,产业新篇章开启!
来源:数亮指数  日期:2025-11-20
  • 分享到QQ空间

摘要

2025年三季度,巫山脆李大放异彩!据“中国·巫山脆李指数”监测显示,巫山脆李产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在价格、创新、品牌、社会关注度等多方面实现了全面飞跃,其中“巫山脆李”被升级为重庆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05.17亿元,成功入选“2025中国品牌500强”。

价格指数稳步回升,优质果品引领风潮

据“中国·巫山脆李指数”信息系统监测数据,2025年三季度,巫山脆李价格指数整体呈现小幅波动走势,价格水平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指数运行走势如下图所示:

巫山脆李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7月上旬,巫山脆李正式开园上市,上市初期价格指数相对平稳,指数收于114.26点。7月中下旬,随着采摘季推进,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带动价格指数出现波动,产品价格指数先上涨至115.66点,随后微降至115.48点。

8月初,产品价格指数上涨至全年高点116.29点。8月中旬,早熟及中熟品种相继下市,市场供应结构改变,价格指数在8月上旬冲高后出现回落,产品价格指数逐步回落至114.91点。

总体来看,2025年三季度,巫山脆李产品价格指数整体较为平稳,与2024年同期相比,整体有所回升。

巫山脆李价格指数下设特级果、一级果、二级果三个分项指数,反映不同品质果品的价格变化情况。2025年三季度,三类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如下图所示:

特级果、一级果、二级果三类指数走势

特级果作为巫山脆李中的优质果品,在三季度价格指数呈现先涨后跌走势。7月上旬,特级果价格指数为118.06点,随后持续上涨,7月最后一周,指数上涨至119.09点。8月初,特级果价格指数升至121.27点,环比上涨1.82%,达到三季度峰值。2025年,巫山地区降雨量较往年偏少,加之持续高温影响,脆李果实普遍较往年略小,但市场对特级果的需求依旧旺盛,拉动特级果价格指数显著上升。8月中旬,价格指数逐步回调至117.26点。

一级果作为巫山脆李的主流果品,三季度价格指数基本稳定在115点上下。7月上旬,一级果价格指数为113.93点,中旬上涨至115.52点后保持稳定至8月初。8月上旬,一级果价格指数升至季度高点116.09点,随后回落至114.90点。整体来看,市场对一级果的需求在整个采摘季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其价格指数保持平稳运行。

二级果作为巫山脆李中的中低品质果品,总体小幅波动运行。7月初,二级果价格指数为111.15点,中旬上涨至112.84点,月底回落至111.79点,7月中下旬早熟品种集中上市,大量二级果涌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行。8月,二级果价格指数先涨后跌,8月上旬,随着早熟果逐步下市,中低品质脆李在市场中占比下降,价格指数出现回升,指数连续上涨至113.47点,中旬回落至112.55点。


创新提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2025年三季度,巫山脆李创新提质指数为107.15点,较第二季度回升2.2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25个百分点,巫山脆李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方面持续向好,科技赋能作用日益凸显。

创新提质指数走势

从细分指标来看,创新提质指数主要包括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融合发展四个方面,四项指数在三季度均有所提升,其中创新基础指数增长尤为明显。

创新提质细分指数走势

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对脆李产业的科研与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增加,为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季度,创新基础指数升至109.42点,环比上升4.31点,同比上升8.71点,其中合作科研院所/高校数、企业技术人员数、持有职业技能证书人数三项指数均有所上升,指数分别为125.00点、103.65点、117.13点,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持续完善。

融合发展指数为114.94点,环比上升3.59点,同比上升3.82点。三季度,脆李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通过举办脆李采摘节、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综合收入有所增加。

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分别为103.57点、101.92点,环比分别回升0.25、0.91点,两项指数整体运行平稳。

品牌建设,打造全国知名水果品牌

2025年三季度,巫山脆李品牌建设指数为113.13点,环比上升1.42点,同比上升6.53点,巫山脆李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不断提升。

品牌建设指数走势

品牌建设指数下设品牌运营和品牌推广两个二级指标。三季度,两个细分指数均有所增长,指数运行如下图所示:

品牌建设细分指数走势

品牌运营指数、品牌推广指数分别为116.62点、108.88点,环比分别增长0.23点、2.88点,同比分别增长11.32点、0.69点。

目前,巫山县建立了完善的品牌运营体系,加强了对“巫山脆李”地理标志的保护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品牌使用规范,确保品牌形象的统一和品质的稳定。三季度,商标注册数有所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品牌运营指数的增长,巫山脆李品牌市场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脆李上市期,也开展了多项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巫山脆李”的知名度。

产业景气指数持续位于荣枯线上运行,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2025年三季度,巫山脆李产业景气指数为108.52点,较二季度提高3.69点。巫山脆李产业在三季度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指标均有所改善。指数运行走势如下图所示:

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产业景气指数包括政策引导、产业效益、社会热度和技术支撑四项细分指数。三季度指数运行走势如下图所示:

产业景气细分指数走势

三季度,产业效益、社会热度、技术支撑指数均有所上升,指数分别为109.58点、99.90点、114.17点。分析来看,三季度是巫山脆李的集中上市期,巫山脆李产量再创新高,市场供应充足,强劲的市场需求使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整体销售形势良好。社会热度指数的上升,也反映市场和社会对巫山脆李的关注程度和市场热度依然很高,表明巫山脆李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扩大,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季度巫山脆李产业现状分析

(一)价格结构持续分化,优质果品溢价能力显著增强

2025年三季度,巫山脆李产品价格指数整体运行平稳,基本在115点左右波动运行,较2024年同期有所回升,这主要由需求端拉动、上市节奏调节及品质分级分化三大核心因素共同主导。

需求端的旺盛表现为价格高位运行提供核心支撑。凭借独特口感与持续积淀的品牌影响力,巫山脆李已跻身夏季水果消费市场核心品类,市场需求呈持续攀升态势。2025年巫山脆李产量再创新高,尽管市场供应总量充足,但强劲的终端消费需求与品牌溢价效应形成叠加效应,支撑了整体价格水平,未因供应增量出现明显下行压力。

上市节奏的阶段性特征主导价格指数的短期波动。巫山脆李上市周期相对集中,7月上旬集中开园,8月中下旬基本结束。上市初期,种植户与经销商基于市场预期保持谨慎观望姿态,价格指数呈现平稳运行特征。随着多渠道销售热度攀升,采购需求集中释放,价格指数逐步步入上行通道。8月,早熟及中熟品种陆续下市,市场供应转为以少量晚熟品种为主,经销商采购积极性有所减弱,种植户为加快出货节奏主动下调售价,推动价格指数呈现阶段性回落,形成“平稳-上行-回落”的阶段性涨跌。

从品类细分维度分析,不同品质等级的巫山脆李价格走势分化,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已进入品质导向型消费阶段。数据显示,特级果价格指数在8月初达到121.27点的季度高点,较7月上旬的118.06点上涨2.72%,后续小幅回落至117.26点,全程维持高位运行态势;一级果作为市场主流消费品类,价格指数稳定在115点左右,波动幅度相对有限,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稳定性;二级果价格受供应节奏影响更为显著,7月中下旬因早熟果集中上市出现短期供过于求,价格承压下行,8月上旬随中熟果供应接续不足呈现阶段性反弹。2025年巫山地区降雨偏少、持续高温的气候条件导致果实普遍偏小,但特级果凭借糖酸比协调、外观规整等核心品质优势,仍保持较高市场认可度,其溢价率显著高于普通等级果品,这进一步印证了品质在价格形成中的核心主导作用。


(二)品牌建设与渠道协同发力,构建全域营销新格局

品牌建设是巫山脆李实现价值跃升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三季度,品牌建设指数达113.13点,环比上升1.42点,同比增长6.53点,显示出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美誉度持续提升。其中,品牌运营指数为116.62点,同比增长11.32点,品牌推广指数为108.88点,环比增长2.88点,这不仅得益于巫山脆李品牌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也受益于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策略的有效实施。

三季度,巫山脆李的品牌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水果品牌。2025年7月,重庆市政府正式将“巫山脆李”升级为市级区域公用品牌,由市级层面统一规划和支持,以巫山为核心,整合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合力筑牢“中国李第一品牌”地位,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球影响力”的生态特色农业品牌和中国李现代产业高地。目前,巫山脆李品牌价值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李品类第一,品牌价值达105.17亿元,成功入选“2025中国品牌500强”并荣获“2025品牌强国行业榜十大领军品牌”,这一系列荣誉充分彰显了巫山脆李品牌的含金量和市场号召力。

巫山脆李的品牌建设离不开创新的营销手段和广泛的市场拓展。近年来,巫山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了“巫山脆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线上方面,巫山脆李积极布局新媒体矩阵,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及互动挑战赛,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Z世代消费者占比有所提升。

线下方面,巫山脆李加强与大型商超及生鲜零售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稳定供货网络。在2025年脆李开园上市时,巫山举办了订货会和“脆李专机·空铁联运·全邮营销”启动仪式,通过邮政、航空、铁路等多式联运,实现全国1000多个城市“次日达”的极速配送,解决了脆李保鲜和运输难题。

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脆李的新鲜度,也营造了强大的营销声势。凭借全方位的品牌营销,巫山脆李的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畅销,还通过电商和跨境物流走向海外市场,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通过持续的品牌推广和品质提升,巫山脆李品牌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增长,这将为巫山脆李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质量发展建议  

巫山脆李作为重庆市巫山县特色优势农产品,近年来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产业规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消费升级趋势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巫山脆李仍需在产业链整合、科技赋能与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强化全产业链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巫山脆李产业仍存在“重生产、轻加工、弱流通”的结构性短板,初级产品占比过高,附加值挖掘不足。应以“三产融合”为导向,系统推进种植、加工、物流、营销等环节协同发展。

在加工环节,一方面,加快产地初加工能力建设,在主产区布局清洗、分级、预冷、包装一体化处理中心,提升鲜果商品化处理效率与标准化水平;另一方面,依托技术创新开发果干、果酱、果酒、酵素等多元化功能性产品,实现产业链价值延伸与增值。

在产业融合层面,充分依托巫山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探索构建“农业+文旅+电商”的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鲜果采摘体验、脆李文化展示、农业研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农旅综合体,推动产业形态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复合型产业集群跃升。

在流通保障领域,重点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与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流通堵点,通过全链条温控保障鲜果品质稳定性,实现损耗率精准可控,为巫山脆李对接高端消费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二)优化品牌战略与市场布局,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竞争力

品牌是农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载体,也是参与高端市场竞争的关键抓手。尽管“巫山脆李”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具备一定知名度,但品牌溢价能力仍有待释放,市场结构亦显单一,后期可立足“生态稀缺性+文化独特性+品质优越性”三维价值,制定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的品牌战略。

在国内市场,强化区域公用品牌统一管理,规范授权使用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企业子品牌,形成“母子品牌”协同发展格局;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高端消费群体,深化与精品商超、会员制零售、生鲜电商等渠道合作,通过场景化营销、社群运营等方式提升终端消费黏性,并积极探索“季节限定”“礼盒定制”“溯源直播”等新型营销模式,提升终端溢价能力。

在国际市场,主动对接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优先开拓东南亚、日韩及中东等对高品质特色水果需求旺盛的海外市场。系统开展出口目标国检疫准入、农残限量、包装标识等合规性研究,推动取得有机认证等国际通行资质,支持跨境电商平台设立“巫山脆李海外专区”,结合海外华人社群与节庆文化开展精准推广,推动脆李“走出去”。同时,健全产销协同机制,支持组建由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企业、物流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联合体,推行订单生产、统一分级、集中配送,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增强整体议价能力,推动巫山脆李从“地方特产”向“全球优品”跃升。


(三)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引导产业向高品质跃升

立足本地长期驯化形成的特色种质资源,加强资源普查、收集与保护,建设种质资源圃和基因库,重点筛选高糖、高脆、晚熟、抗逆等优良单株,并联合国家级科研机构开展定向育种,加快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品种或优系,同步推进脱毒组培与标准化育苗,从源头保障品种纯正与种苗健康。

构建覆盖全生产周期的品质管控体系,严格落实疏花疏果、合理控产、水肥精准调控、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措施,将亩产控制在合理区间,提升果实糖度、风味及富硒水平,确保商品果一致性与安全性。同时,健全优质优价机制,制定鲜果分级标准,推行按质论价收购,支持智能分选与产地初加工,打通优质果进入高端渠道的路径;对通过绿色、富硒认证或优质果率持续达标的主体给予政策倾斜,形成“良种—良法—良品—良价”闭环。通过品种、技术与市场三端协同发力,全面推动巫山脆李由“量”向“质”跃升,筑牢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巫山脆李,以品质赢市场,以创新促发展,以品牌铸辉煌。


    • 分享到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