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羽绒服指数2025年10月上旬简报
来源:中国指数网  日期:2025-10-16
  • 分享到QQ空间

指数走势: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稳中有升。2025年10月上旬,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收于138.49点,环比微涨0.38%,延续平稳上行态势。羽绒服市场景气指数景气运行,本期指数为104.79点,仍位于荣枯线上方。其中,发展信心和经营状况两个分项景气指数分别为108.49点、101.39点,均收报于景气区间。

行业看点:一是短期需求释放,推动原料价格上行。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双十一”备货旺季临近,下游品牌商采购订单有所增长,同时,原料库存持续偏低,供需偏紧格局支撑价格走高。二是供应链运行承压,成本传导效应显现。上游毛鸭出栏节奏放缓,鸭毛供应偏紧,叠加养殖成本高企,推动结算价格稳中有升;中游企业在订单支撑下维持较高产能利用率,价格传导通道较为顺畅。三是外部环境与产品升级共塑价格韧性。全球供应链波动背景下,中国羽绒产业链在品质、成本和配套方面的优势持续凸显;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催生市场对高性能羽绒服的需求,推动产品功能升级与价格区间上移。

一、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稳中有升

2025年10月上旬,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收于138.49点,环比微涨0.38%,延续平稳上行态势。国庆假期以来,随着秋冬换季持续推进,我国北方市场补货需求持续释放,羽绒服出货量小幅增长,推动整体价格水平稳中上行。具体走势如下:

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走势图

(一)按用户群体分类的分项指数

女装价格指数小幅上涨,本期指数收报于127.05点,环比上升0.90%。女装商户继续通过“小单快反”模式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在整体补货需求释放的背景下,订单实现增长,推动价格温和上行。得益于部分商户通过场景化搭配提升产品附加值,童装价格指数微幅上升,本期指数为150.96点,环比上涨0.35%。男装价格指数稳健上行,收报于171.74点,环比上升0.77%。男装作为通勤刚需品类,在品牌订单支撑下价格走势平稳,市场需求基础稳固。具体运行情况如下:

用户群体分类下各项指数走势图


(二)按填充物分类的分项指数

2025年10月上旬,90%鸭绒价格指数小幅上扬,本期指数收于139.41点,环比上涨0.92%。市场对高品质羽绒的需求持续释放,优质原料供需格局依然偏紧。90%鹅绒价格指数窄幅下行,本期指数收于173.78点,环比微降0.06%。鹅绒制品在高端市场中需求稳定,价格在经过前期调整后进入平台期。50%鸭绒价格指数微幅上升,本期指数收于126.47点,环比上涨0.48%。上游原料成本支撑及性价比优势继续吸引部分采购需求,价格稳中有升。具体走势如下:

填充物分类下各项指数走势图


(三)按款式分类的分项指数

马甲价格指数涨幅居前,收报于141.51点,环比上升1.09%。作为秋冬过渡单品,马甲在层次穿搭中需求突出,市场表现活跃。短款羽绒服价格指数稳中有升,收报于132.54点,环比上涨0.74%,究其原因,其轻便灵活的特点契合多场景穿搭需求,持续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传统御寒需求温和释放,长款羽绒服价格指数微幅上行,本期指数收报于130.42点,环比上升0.33%。具体走势如下:

款式分类下各项指数走势图


二、羽绒服市场景气运行

本期,羽绒服市场景气指数收于104.79点,虽仍位于荣枯线以上,但环比下降2.67个百分点,表明行业在旺季启动过程中虽保持景气运行,但10月初期,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者对羽绒服的部分需求,受短期订单节奏调整、成本压力等因素影响,市场活跃度略有波动。

景气指数运行情况

细分指标中,发展信心指数为108.49点,虽环比下行1.4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趋势保持乐观。经营状况指数为101.39点,环比下降3.74个百分点,仍高于荣枯线,显示出部分商户在原料成本攀升与气候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下,经营效率面临短期调整。

发展信心及经营状况景气指数运行情况


三、羽绒服行业市场行情分析

2025年10月以来,白鹅绒、白鸭绒及灰鸭绒价格全线上涨,羽绒原料市场进入短期行情高点。价格上涨主要受供需两方面因素推动:

需求方面,国庆中秋假期叠加下游品牌企业与厂商为备战“双十一”销售旺季,下游市场补货节奏加快,推动中游企业订单增长,原料采购意愿增强。

供给方面,受羽绒服厂商新品生产节奏放缓及历史库存偏低影响,上游供应整体偏紧。上游各类羽绒原料结算价已上调,成本支撑作用持续显现,新产品上市价格与日俱增。

近年来,羽绒服外部环境与行业趋势影响持续深化。户外装备功能需求升级,10月初,珠峰东坡暴雪导致游客被困事件,暴露出现有部分户外装备在极端气候下的技术短板,市场对高性能、高防护羽绒服的需求日益迫切。

综合研判,羽绒服行业短期内受“双十一”备货推动,价格仍具上行动力。中长期看,羽绒服从业者应把握户外经济与材料升级机遇,推动产品向功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此外,商户也应进一步加强库存管理,优化产能节奏,积极融入新材料研发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浦江葡萄产业指数 2025年三季度指数运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