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进入产销旺季,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上行运行态势;产业信心指数始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虽有短期波动,但整体处于较高景气区间;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显著上行。
三季度,浦江葡萄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浦江葡萄”成功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和“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成为浙江省首个获此“双名录”认证的农产品,品牌公信力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等举措,有效降低产业风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数字营销成效显著,依托电商直播、社交媒体推广和全国性推介活动,成功实现“线上破圈”,有效拓展了年轻消费群体和高端礼品市场。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以阳光玫瑰为代表的高端果品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需求旺盛,价格实现大幅反弹,凸显“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
四季度,随着本地鲜果集中上市期结束,市场供应将转向冷储果和延时栽培精品果为主,总量趋紧但结构更趋高端化。在元旦、春节等节日消费预期带动下,高品质葡萄及礼盒装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价格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尽管品牌网络热度将随淡季到来进入周期性回调,但依托前三季度积累的品牌势能与市场口碑,其影响力仍有望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一、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指数运行分析
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产业价格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行走势。指数具体运行走势如下图所示:

浦江葡萄产业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6月底到7月中旬,早熟品种天工墨玉开始上市,鲜食葡萄市场供需相对平稳,价格指数保持在95.37点。7月下旬,主栽品种巨峰葡萄开始少量上市,推动价格指数快速攀升,于7月第5周达到季度高点114.93点。8月,早熟品种销售进入尾声,中晚熟优质葡萄陆续上市,葡萄市场供需关系逐步改善。随着集中上市期葡萄供应量的增加,浦江葡萄价格指数开始回落,8月第1周收报于110.10点,8月第4周触底至95.23点。9月,随着巨峰等品种供应减少、晚熟品种阳光玫瑰上市量增加,价格指数再次小幅回升,9月第3周回升至102.08点。整体来看,三季度,浦江葡萄价格指数虽有波动,但季末较季初有所上涨,市场整体价格水平趋于稳定并实现温和回升。
1.巨峰葡萄价格指数先涨后跌
巨峰葡萄是浦江县主栽品种,受供需关系和品质等级差异影响,巨峰葡萄零售价格呈前高后低走势。

巨峰葡萄平均零售价格走势
具体来看,7月下旬巨峰一等品新上市时,因品质优良且初期供应量少,价格达到年内高位,7月第5周,浦江县巨峰一等市场零售价平均为14.51元/公斤;巨峰二等零售价平均为10.56元/公斤。8月第1周,巨峰一等零售价继续走高,平均为14.60元/公斤,为本季度最高价格;巨峰二等零售价则开始降低,为10.46元/公斤。随后,巨峰葡萄进入集中采摘期,市场供应量持续扩大,8月第2周开始,巨峰一等、二等价格均出现回落,分别从14.18元/公斤、9.68元/公斤回落至13.03元/公斤、8.47元/公斤。
9月,巨峰葡萄价格温和上涨。9月,浦江巨峰葡萄库存量较去年同期整体偏低,农户惜售情绪增强,尤其对优质果品持观望态度,由此部分农户放缓出货节奏,等待国庆、中秋双节销售高峰到来。9月第1周,巨峰一等、二等价格均出现回升,分别上涨至13.23元/公斤、8.84元/公斤;9月第2周,巨峰一等价格小幅回落至12.28元/公斤,巨峰二等价格则继续上涨至9.68元/公斤;9月第3周,巨峰一等回升至12.98元/公斤,巨峰二等则回落至9.23元/公斤。
整体来看,巨峰葡萄本季价格呈先高后低再略升的运行走势,高品质一等果价格波动较大,二等果价格相对平稳但始终处于低位区间。
2.天工墨玉价格指数同比下降
天工墨玉属特早熟无核葡萄品种,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上市,比巨峰葡萄提早约一个月。2024年,天工墨玉市场反响良好、价格较高,2025年天工墨玉平均零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25年三季度,天工墨玉零售均价约为24.93元/公斤,较2024年同期的29.04元/公斤下跌约14.15%。与去年相比,今年天工墨玉价格虽有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且由于天工墨玉成熟期较巨峰葡萄早约一个月,有效避开了8-9月全国范围内葡萄集中上市的价格竞争高峰期,实现了错峰销售,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较高的利润空间。

天工墨玉平均零售价格走势
3.阳光玫瑰价格指数先跌后涨
阳光玫瑰是近年来兴起的高端鲜食葡萄品种,以其浓郁的玫瑰香气和极甜的口感著称,浦江地区一般8月开始成熟上市。8月第1周,阳光玫瑰开始少量上市,市场零售均价约为29.86元/公斤,8月第2周开始,随着阳光玫瑰进入集中上市期,其零售价逐步降低至8月第4周的24.68元/公斤,9月第1周保持稳定。9月第2周,阳光玫瑰价格出现显著反弹,上涨至36.55元/公斤,环比涨幅高达48.10%,受国庆、中秋礼品市场需求拉动,礼品盒和优质精品果价格较高,推动阳光玫瑰均价上涨。较往年来看,今年阳光玫瑰价格较2023年的42.15元/公斤仍有一定差距,但较2024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阳光玫瑰平均零售价格走势
(二)产业信心指数高位运行
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产业信心指数高位运行,指数具体运行走势如下图所示:

浦江葡萄产业信心指数走势
6月,浦江葡萄产业信心指数为114.32点。7月,随着新产季葡萄开始上市,种植户和经销商对市场前景预期积极,产业信心指数上升至119.37点,8月虽回落至105.68点,但仍位于荣枯线上方运行。9月,国庆、中秋双节即将来临,鲜食葡萄需求增加,包装精美的礼品盒需求也随之增长,产业信心指数回升至115.79点。整体来看,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产业信心指数虽较2024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基本也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企业、种植户等对浦江葡萄产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延续上升势头,指数达到102.81点,较二季度增长8.08%,较去年同期提高1.78%,表明“浦江葡萄”品牌在网络空间的关注度和传播度进一步扩大。指数具体运行走势如下图所示:

浦江葡萄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走势
从细分指数来看,三季度,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达到113.19点,较二季度大幅上升20.46%,同比上升13.56%,是推动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互联网影响力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手加大了对浦江葡萄丰收季的宣传力度,线上曝光量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葡萄经销商及电商平台等主体积极通过网络渠道开展预售与推广活动,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互动。互联网影响力的提升,也进一步推动了浦江葡萄打开线上销售渠道,拓展了年轻消费群体。
二、三季度浦江葡萄产业发展亮点
2025年三季度,浦江葡萄产业信心指数呈现“先升后降再回升”的波动走势。7月,指数攀升至119.37点高位,8月随着葡萄集中上市、供应量增加,市场进入消化期,信心指数回调至105.68点,环比下降13.69个百分点。9月,伴随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拉动,信心指数迅速反弹至115.79点,较8月回升10.11点,重回景气区间高位。这一“V型”回升态势,反映出浦江葡萄产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所具备的强大内生动力与发展韧性。
1.品牌赋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市场溢价能力
品牌是提升产业信心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浦江县持续推进葡萄产业提质增效与品牌化战略,“浦江葡萄”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绿色食品认证,奠定了品质公信力的基础。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成功入选“中国农耕文化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和“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成为浙江省首个同时斩获两项国家级荣誉的农产品,实现了从区域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跃升。这不仅显著提升了“浦江葡萄”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推动其完成品牌“破圈”——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电商平台推广等方式触达年轻消费群体,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消费者愿意为优质、可信赖的品牌支付溢价,反过来增强了经销商拓展市场的底气和种植户扩大优质生产的意愿,从而构筑起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正向反馈机制。
2.政策护航: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稳定从业者预期
政府的系统性扶持是稳定产业信心的关键保障。近年来,浦江县委、县政府将葡萄产业定位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成立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资源,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品种改良、技术培训、设施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及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
第一,坚持政策引领,优化产业投入模式。出台《浦江县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对全县的葡萄产业进行发展规划,并根据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修订完善。立足葡萄产业,全力争取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冷链物流建设、浦江县盆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以“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共生模式,撬动国企资金和社会资本对葡萄种植数字化建设、品牌培育提升等方面进行投入,推动葡萄产业从“政府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聚焦产业需求,精准扶持产业升级。全力支持葡萄产业数字化转型,从“天时农业”升级为“算法农业”,支持打造葡萄产业大脑、葡萄种植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全面促进数字化与葡萄产业生产、加工、物流等环节深度融合。积极发挥农业保险杠杆作用,首创葡萄价格指数综合保险,葡萄跌价以及出现质量问题都可获得保险赔付。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有效破解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显著增强了产业链各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支撑了信心指数的高位运行。
3.市场驱动:需求旺盛叠加渠道多元,提振产销两端信心
三季度是浦江葡萄集中上市季节,本地及周边市场需求旺盛,杭州、上海、宁波等长三角主要消费市场对浦江葡萄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今年浦江葡萄上市期间,浦江县批发市场和电商平台订单充足,葡萄销售顺畅。特别是在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消费旺季前夕,浦江葡萄作为应季精品水果,销量和价格均表现良好。据产地经销商反馈,今年巨峰葡萄销路畅通,不少优质果实现了就地销售或直供超市。出口方面,虽然上半年受季节因素影响出口量有所下滑,但三季度随着新果上市,浦江葡萄出口也逐步恢复,部分优质果出口到东南亚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总体来看,良好的产销形势和多元的销售渠道让种植户和经销商对浦江葡萄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2025年三季度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达到102.81点,较二季度增长8.09%,更是连续第二个季度突破100点关口。这一成绩得益于浦江葡萄在数字营销方面的持续发力。通过“品牌预热+信任建立+渠道引流”的核心策略,浦江葡萄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和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进行多渠道协同宣传。“双名录”(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和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入选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品牌趋势更为年轻化。
首先,浦江葡萄产新季集中上市引发关注。三季度是浦江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随着浦江葡萄大批量进入市场,线上线下宣传热度同步升温。各地媒体、电商平台纷纷聚焦浦江葡萄丰收盛况,相关话题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浦江葡萄上市”“巨峰葡萄采摘”等成为热门搜索词。据统计,2025年三季度,关于“浦江葡萄”的网络搜索量和资讯发布量均较上半年大幅增加,带动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快速攀升,尤其是在葡萄上市高峰期的8月份,浦江葡萄相关话题登上多个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单,品牌曝光度大幅提升。
其次,品牌营销活动丰富多彩,传播效果显著。浦江县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电商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三季度,浦江县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和电商直播活动,在7月举行的“百县千品”推介活动上,浦江葡萄作为特色农产品代表精彩亮相,进一步打响了品牌知名度。8月,“浦江葡萄,豫见好味道”品鉴推介活动在郑州市CBD如意湖广场盛大举行,活动期间,浦江县供销农副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分别与诚信志远果业、华得丰(河南)实业贸易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浦江葡萄正式进驻中原核心市场。在电商领域,浦江与知名生鲜电商平台合作推出“浦江葡萄节”线上促销,邀请网络主播直播带货。这些营销举措有效扩大了“浦江葡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影响力指数持续走高。
三、四季度行情展望
(一)价格稳中有升,高端果上升更为显著
1.供应端:大幅收缩,以储存果和特供果为主
四季度,浦江本地鲜食葡萄集中上市期已过,巨峰等中熟品种供应将明显减少,预计四季度浦江葡萄总产量环比将下降,但优质晚熟果比例提高。部分冷库储藏的葡萄也将在四季度陆续出库,补充市场供应。但这类葡萄储存成本高,且保鲜期有限,口感和风味会较鲜采果有所下降,供应量较为有限。少量采用先进大棚技术延时栽培果也将补充供给,这种葡萄品质较好,但成本极高,产量较少,属于高端产品。总体来看,四季度浦江葡萄供给量稳中有降,但供应结构更趋优化,以高品质精品果为主。
2.需求端:节日需求与品质追求并存
四季度葡萄市场需求结构将发生明显转变,由三季度的日常消费为主转向以节日礼品和高端品质需求为主导。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节假日效应将带动葡萄消费需求提升。进入冬季后,虽然鲜食葡萄非当季水果,但在节日(如圣诞节、元旦)和冬季干燥气候下,消费者对葡萄仍有一定需求。加之四季度是宴请、礼品需求的高峰期,葡萄礼品盒、精品果的销量有望保持增长。预计四季度葡萄销量将较三季度有所增长,尤其是高端礼盒和电商订单量提升明显。
四季度浦江葡萄价格总体略有提升,但高端品种涨幅可能更明显。价格层面,预计在圣诞、元旦等节气期间迎来高峰,整体均价或将高于产季。但四季度是柑橘类、苹果、梨、冬枣等水果的大量上市期,这些水果价格亲民,对葡萄形成较强的消费替代和竞争,或将对葡萄价格上涨起到抑制作用。品质层面,葡萄市场分化或将更为显著,高端精品礼盒果因稀缺性价格可能上升显著,而普通冷储果则因口感下降与精品果价差拉大,销售更侧重于“尝鲜”渠道。
四季度,浦江葡萄影响力指数或将出现显著的周期性回调,四季度是传统的销售淡季,葡萄市场缺乏新鲜果实的市场供应,消费者关注度和搜索量自然降低。但由于2025年上半年浦江葡萄成功实现“线上破圈”,入选国字号“双名录”,品牌知名度和年轻化趋势明显,其品牌基础比往年更扎实,因此四季度品牌力指数环比或将出现下降,但从同比来看,影响力可能仍会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