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三次全会召开:上海经验令老人“幸福指数”大增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19-03-11
  •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昨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共有15位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大会发言,教育和养老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建立育幼制度体系

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的发言题目是《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在她看来,育幼领域仍存在没有明确责任部门、无法定支出预算、缺乏优惠政策支持、标准体系不健全、服务监管不规范的问题。面对育儿社会焦虑,不仅要补托育服务短板,更应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制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谋划,加以解决。

高小玫委员建议,应从建设3岁以下托育服务入手,逐步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育幼制度体系,提出合理的财政支持方式,研究家庭育儿个税抵扣、隔代养育财政补贴等综合政策支持。

通过调研,高小玫委员发现,提供托儿服务的高校,其适龄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大大上升。这都说明,3岁以下托育服务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经济发展,育儿要求也远不止简单照料,需要育儿服务更安全、更专业。因此,建立育幼制度体系,首要的是高水平重构社会托育支持体系。

高小玫委员认为,托育服务以护育、营养、安全为要;构建社会托育服务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托育服务,要求基本、普惠、公平、规范。

养老服务应“四化”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占总人口17.3%,也就是说每6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在大会发言中特别提到了“上海经验”。

陈百灵委员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养老新模式,如:在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实现医养结合;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浴等“十助”服务。在各项政策措施综合作用下,全国养老服务体系、产业规模、发展环境、服务市场、服务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国注册养老机构近3万家,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13万余家,各类养老床位740余万张,比2012年底增加超过一倍。近2300万困难老人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基本实现省级全覆盖,有效缓解养老难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诸多老年人从中受益,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

陈百灵委员特别提到,上海作为中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正在探索超大城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推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等。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养老机构712家、床位14.7万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80家,日间服务中心641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815家,老年活动室5828家,郊区示范睦邻点1000家;实施“老伙伴计划”,4万低龄老年志愿者为20万高龄老人提供互助关爱服务,老年人“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陈百灵委员坦言,中国老龄化发展迅速,到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应针对不同养老需求,靶向服务,重点解决好以照护为主的基本养老服务。为此,她建议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便利化、推进机构养老服务标准化、推进服务队伍职业化。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