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鱿鱼价格指数小幅走低
来源:数亮指数  日期:2025-11-11
  • 分享到QQ空间

一、指数运行表现

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从月价格指数表现来看,2025年10月,中国远洋鱿鱼月价格指数小幅走低,指数收于272.13点,环比小幅下跌1.46%。从周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鱿鱼价格指数持续下行,截至第四周收于265.81点,较9月最后一周下跌1.91%。


二、鱿鱼月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受鱿鱼资源周期性波动与市场供需格局调整的双重影响,本期鱿鱼指数走势小幅走低。

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走势(月)

2025年10月,四大海域鱿鱼月价格指数皆小幅下跌。

东南太平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小幅走低,收于302.91点,环比下跌1.49%。截至 10 月 16 日,秘鲁线内巨型鱿鱼(Dosidicus gigas)累计上岸量已突破 60 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此外,10 月 21 日,秘鲁生产部(PRODUCE)正式发布决议,将 2025 年该品种巨型鱿鱼的最大允许总捕捞量(LMCTP)上调至 609,935 吨,当前大额上岸量与政策调整形成叠加效应,共同释放出东南太平洋海域巨型鱿鱼供给持续增加的明确信号,宽松的供给预期直接传导至价格层面,最终推动 10 月该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呈现小幅走低的态势。

西南大西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持续下行,指数收于203.76点,环比下跌1.54%。10月,随着秋季远洋捕捞作业进入收尾阶段,阿根廷多个港口迎来异地渔获货源的集中到港期,这些集中到港的异地渔货直接对阿根廷鱿鱼的市场份额产生冲击,导致10月西南大西洋市场渔获供给量显著溢出,推动该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呈现下滑态势。

西北太平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下行明显,指数收于209.11点,环比下跌1.93%。截至 10 月 24 日,日本小型船鱿鱼累计捕捞量达 5896 吨,较分配额度超额约 1000 吨,叠加沿岸拖网渔业捕捞量显著增长,双重供给增量让市场流通量显著增加,推动10月该海域鱿鱼价格指数显著走低。

印度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微幅走低,收于244.41点,环比下跌0.40%。印度洋海域鱿鱼资源在全球产量中占比较小,且国内市场对交易市场相对冷清。受周边三大海域鱿鱼价格普遍下跌影响,10月该海域鱿鱼价格指数持续下行。

各海域远洋鱿鱼月价格指数变动


三、鱿鱼周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2025年10月,中国远洋鱿鱼周价格指数持续下行。具体来看,指数在首周开始持续走低,截至第四周收于265.81点,较9月最后一周下跌1.91%。

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走势(周)

细分来看,东南太平洋鱿鱼周价格指数走势与周价格总指数趋同,指数从首周起持续下行。西南大西洋鱿鱼周价格指数在首两周保持稳定,第三周起持续走低。西北太平洋鱿鱼周价格指数在首周稳健运行,第二周明显下行,后两周继续保持稳定。印度洋鱿鱼周价格指数则在本月稳定运行。

各海域远洋鱿鱼周价格指数走势


四、行情展望

(一)产业资讯汇总

(1)阿根廷放宽鱿鱼上岸加工政策引发业内对立

阿根廷水产资源和渔业副秘书处近期颁布第363/25号决议,放宽了鱿钓船捕获鱿鱼的岸上再加工要求,并取消相关验证法案及提前72小时通知要求。这一调整引发了阿根廷业内利益分化,船东、渔业行业工会(SOIP)对此调整产生分歧,短期内或将导致市场供需产生波动,给当地渔业发展带来多重挑战。

(2)日本自1998年以来首次发出捕捞禁令

2025 年 10 月 31 日,日本水产厅正式发布公告,因捕捞量已超过配额上限,决定暂停全国吨位 5-30 吨的小型鱿钓船对日本飞鱿的捕捞作业,禁捕期自 11 月 1 日起至 2026 年 3 月。这也是日本自 1998 年对鱿鱼实施 TAC(可允许捕捞总量)制度以来,首次发出捕捞禁令。


(二)指数走势预测

11 月,各海域鱿鱼海上产量居高不下,市场整体供给维持宽松态势。需求端利空集中显现,欧洲市场持续萧条导致外贸订单锐减,国内加工市场同样陷入低迷,整体需求支撑不足,预计 2025 年 11 月远洋鱿鱼价格指数或将呈现 “承压下行,持续走低” 的格局。

    •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10月,工量刃具价格指数延续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