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羽绒服指数 2025年9月上旬简报
来源:数亮指数  日期:2025-09-18
  • 分享到QQ空间

指数走势: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稳中略升。2025年9月上旬,新款羽绒服加速上市,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稳中略升,收报于134.06点,环比微涨0.31%。羽绒服市场景气指数小幅回暖。本期指数收于99.38点,环比提升1.27个百分点。细分指标中,发展信心指数收于105.65点;经营状况指数收于93.60点,环比提升3.05个百分点,企业短期经营压力稍有缓解。

行业看点:原料供应结构性偏紧,鸭绒价格在相对高位运行。受白羽肉鸭行业前期限产及规避双节因素影响,白鸭毛供应尚未完全恢复,价格维持相对高位。灰鸭绒与灰鹅绒市场则呈现需求回落态势,下游订单延迟进一步削弱其价格,整体呈“白强灰弱”格局。企业维持刚需生产,加工企业库存策略趋保守。9月以来,多数加工企业虽维持刚需生产,但在订单支撑不足的背景下普遍采取保守库存策略,现金流压力有所上升,行业观望情绪浓厚。旺季订单启动迟缓,全行业聚焦9月下旬关键窗口。尽管市场铺货按节奏启动,但9月上旬整体订单规模同比稍有缩减。商户普遍将订单增长的希望寄托于9月下旬下游采购的加速释放,传统旺季行情仍待市场和时间验证。美国延长羽绒关税豁免,出口环境短期利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8月底宣布,将包括填充用羽绒、羽毛及羽绒枕头在内的301条款关税排除措施延长至11月29日。此举为中国羽绒制品对美出口提供了持续利好影响,有助于稳定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预期。


一、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稳中微升

9月以来,各大羽绒服品牌陆续开启2025年羽绒服产品的市场预热和铺货动作,为销售旺季造势。羽绒服市场新品上市增多,2025年9月上旬,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收报于134.06点,环比微涨0.31%。具体走势如下:

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走势图

(一)按用户群体分类的分项指数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对羽绒服的需求有所增长,中高端产品的出口需求稍有提升,对女装价格形成支撑。本期女装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20.47点,环比上涨1.12%;得益于品牌订单的持续释放及龙头代工企业出货的顺畅,男装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67.78点,环比上涨0.22%;部分童装订单因客户要求延迟交货,短期内出货节奏调整,对价格造成一定压力,本期,童装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46.22点,环比下跌0.76%。具体运行情况如下:

用户群体分类下各项指数走势图

(二)按填充物分类的分项指数

2025年9月上旬,50%鸭绒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24.38点,环比上涨0.45%,主要原因是上游白鸭毛原料供应尚未完全恢复,价格仍处相对高位,成本支撑持续存在。90%鸭绒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30.49点,环比微涨0.10%。一方面,高端鸭绒服市场需求稳定;另一方面,原料成本高企一定程度拉动价格上涨。90%鹅绒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75.35点,环比下跌0.54%,主要受前期价格过高抑制需求。鹅绒价格长期处于相对高位,部分下游品牌和消费者转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鸭绒作为替代,导致鹅绒订单增长乏力。此外,灰鹅绒需求呈现疲软迹象,也对整体鹅绒市场价格构成压力,短期内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具体走势如下:

填充物分类下各项指数走势图

(三)按款式分类的分项指数

短款羽绒服产品兼具保暖性与时尚度,穿着场景灵活,广泛适用于通勤、休闲及户外活动,深受市场青睐。本期,短款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29.59点,环比上涨0.91%。长款羽绒服价格指数收报于127.03点,环比上涨0.23%。作为传统御寒单品,长款羽绒服需求相对稳定,但受限于单品用绒量较高、成本压力较大,品牌定价策略偏于谨慎。其涨幅低于短款,部分反映出消费者在非极端寒冷条件下对灵活款式偏好更强。马甲产品价格指数收报于135.83点,环比微跌0.03%,走势相对平稳。马甲作为季节性过渡及搭配型单品,市场需求稳定。具体走势如下:

款式分类下各项指数走势图


二、羽绒服市场景气度小幅回升

需求的季节性回暖与外部政策的稳健性共同遏制了景气指数的进一步下滑,然而,高昂的成本和微利的经营现状却阻碍了指数进入景气区间。当前,行业整体正处于缓慢复苏与格局调整的关键阶段。2025年9月上旬,羽绒服景气指数收报于99.38点,环比上升1.27个百分点,尚未突破荣枯线。

景气指数运行情况

细分指标中,发展信心景气指数收报于105.65点,环比下降0.65个百分点,位于景气区间;经营状况景气指数收报于93.60点,环比上升3.05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短期经营压力有所缓解。

发展信心及经营状况景气指数运行情况

从发展信心景气指数的细分指标来看,行业发展信心指数及市场发展信心指数分别为105.17点、106.03点,维持在景气区间。表明企业对羽绒服市场中长期前景看好,究其原因,美国延长对羽绒制品关税豁免带来的稳定出口预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高端化、功能化产品带来的行业价值提升促使商户对羽绒服市场的发展信心有所提升。

经营状况景气指数虽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但环比有回升。其中,新订单指数和生产状况指数分别升至92.93点和92.76点,环比增幅均超过4个百分点,是拉动整体指数改善的核心动力。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传统旺季备货节奏加快,品牌客户订单持续释放,前期订单逐步交付,带动企业短期经营活跃度提升。


建议


一、深化成本管控与供应链协同,缓解盈利压力

面对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商户可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等方式稳定采购成本。同时,积极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响应速度,减少因交货延迟导致的订单损失。对中小商户而言,可考虑与代工企业合作,利用其规模化生产和原料采购优势,降低自有生产成本。


二、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渠道,挖掘新增量空间

一方面,紧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对羽绒服爆发式增长的需求机遇,探索通过跨境平台、本地合作等模式推动出口业务增长。另一方面,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利用抖音等社交电商平台开展反季促销及新品推广,并通过会员营销、私域运营等方式提升客户复购率,降低获客成本。


三、强化品牌差异化与产品创新,突破同质竞争

商户可聚焦户外运动、都市通勤、儿童防护等细分场景开发功能差异化产品,例如采用轻量化面料、环保绒材等提升产品竞争力。中小商户可借鉴“小钢炮”羽毛球式的产品创新思路,通过设计优化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吸引力,避免陷入低价竞争。


四、加强政策与市场信息研判,前瞻调整经营策略

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延长等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提前规划海外市场布局。同时,跟踪拉尼娜气象预测及冬季消费趋势,合理备货并制定弹性营销策略,最大限度把握季节性需求释放带来的增长机会。

    • 分享到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