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八零期(2025/07/18)“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
宏观分析:
今年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在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的背景下,GDP增速超过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份成绩单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上半年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好于预期。这份“高含金量”成绩单背后,消费、外贸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力,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形”与“势”。一则,消费层面,内需“压舱石”作用凸显。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二则,外贸层面,产业链以韧性突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保持较强韧性。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连续9个季度站稳10万亿元台阶。“三驾马车”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1.2%。外贸表现亮点纷呈:首先是上半年动能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新三样”产品增长12.7%,工业机器人出口飙升61.5%,印证新质生产力赋能出口竞争力;其次是市场多元,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升至51.8%,对非洲、中亚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4%、13.8%,有效对冲了对美贸易下降9.3%的缺口;最后是主体活跃,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首次突破60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增长,贡献率近六成。
三则,新旧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DeepSeek等多模态大模型竞相落地,“AI+”正在改变千行百业;机器人与人类同台竞技,在马拉松赛场中跑出无限可能;民营火箭接连上天,商业航天驶向新高度……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价格总指数走势:本期(2025/07/18)“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以下简称“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收于116.91点与上期相比下跌0.1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116.18相比上涨0.73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为完成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多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凝聚了共识,积累了新动能,推进了经济再平衡,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经过多年转型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升。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近几个月,服务业景气指数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意味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出口方面,我国推动多元化对外开放,构建多元化贸易格局,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降到个位数。各方面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取得新的成绩。”盛来运认为,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有支撑。
各大类涨跌情况及排名:
组成“中国•成都五金机电价格总指数”的12大类价格指数呈现“5涨6跌1平”的态势。本期涨幅前三类产品是:【照明用具】类本期指数98.02,上涨4.79个百分点,【五金零部件】类本期指数109.58,上涨0.94个百分点,【五金材料】类本期指数117.03,上涨0.70个百分点;本期下跌指数前三类产品,是【电线电缆】类本期指数130.69下跌3.80个百分点,【电工电气】类本期指数105.67下跌2.33个百分点,【焊机、焊具和焊材】类本期指数102.19下跌1.26个百分点。
【照明用具】本周价格指数上涨4.79个百分点至98.02,其中“灯具”类别价格指数收于105.53点,上涨5.37点,涨幅突出。近期PCB板材涨价,传统照明产品如荧光灯管、卤素灯等因原材料供应紧张,昕诺飞、朗德万斯等企业相关产品涨幅达5%-10%,而且近期施耐德、ABB等企业在调价函中提到,人工成本及生产分摊费用持续上升,迫使企业调整产品价格以维持利润,此次灯具涨价潮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原材料成本、物流压力、关税政策及行业竞争策略等。短期内,若原材料价格及国际物流形势未缓解,价格波动可能持续。
【五金零部件】本周价格指数上涨0.94个百分点至109.58,其中“脚轮”类别价格指数收于119.81点,上涨3.41点,成为涨幅较大的二级类别。脚轮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铜、塑料(如聚氨酯、尼龙)等,近期这些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随着制造业、物流仓储、医疗设备等行业复苏,对高品质脚轮的需求增加,供需关系也推动了价格上涨,短期看,若原材料价格和物流成本维持高位,脚轮价格可能继续小幅上涨。
【五金材料】本周价格指数上涨0.70个百分点至117.03点,其中“铝材”类别价格指数收于164.42点,上涨2.71,连续三期上涨。近期铝材价格持续走高,7月18日夜间,铝合金报收20120元/吨,上涨1.18%。受国内宏观利多政策影响,有色金属板块多数收涨,铝价偏强,铝合金跟涨,并向上突破20000元/吨压力位。目前处于国内废铝供应淡季,叠加进口废铝量边际减少,废铝供应偏紧格局下,价格居高不下,此外,近期铜、工业硅价格也呈现强势,铝合金成本重心持续上移,亏损程度扩大,成本对于铝合金价格支撑较强。供需方面,铝合金期货上市后,6月铝合金产量环比增加,贸易商入市增多,市场询价活跃度提高,厂库逐渐转为社会库存,并呈现持续累库,而7-8月下游车市进入休整期,铝合金需求淡季氛围持续,需求偏弱的预期仍将限制铝合金期价的上方空间。宏观利多政策驱动沪铝上行,铝合金跟涨。
【电线电缆】类价格指数本周指数130.69点,指数下跌3.8个百分点;其二级分类“通讯线”类价格指数下跌6.88百分点,跌幅显著。近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铜价下行压力增加,尽管电网订单支撑部分线缆需求,但铜价看空预期导致下游企业采购谨慎,通讯线缆成本支撑减弱;电线电缆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加剧,若市场需求未明显回暖,叠加行业竞争持续,通讯线缆价格可能维持低位震荡。
【焊机、焊具和焊材】类价格指数本周指数102.19点,价格微跌1.26个百分点;其二级分类“焊割机”类价格指数下跌4.99百分点,跌幅显著。近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反映整体工业需求疲软,影响焊割设备采购意愿,部分企业为消化库存或抢占市场份额,主动降低产品售价,进一步压低行业均价,叠加行业竞争持续,焊割机价格可能维持低位震荡。
三、近期行业动态
1、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基本保持稳定。上半年,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显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工业经济顶住压力,呈现“工业稳”“结构优”“韧性强”三大特点。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工信部新确定了26个试点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新支持35个试点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电子信息、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
在扩大绿色原料使用方面,重点提高废钢铁、废铜、废铝等再生资源在原料中的比重,力争到2027年,将比重分别提高到22%、30%、25%;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方面,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加快实现规模化突破;在扩大绿色工艺应用方面,重点加快传统产业具有革新性工艺的攻关,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瓶颈制约;在扩大绿色产品供给方面,重点为经济社会各领域提供绿色低碳效果明显的新材料、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