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鱿鱼价格指数 2025年9月点评
来源:数亮指数  日期:2025-10-14
  • 分享到QQ空间

一、指数运行表现


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从月价格指数表现来看,2025年9月,中国远洋鱿鱼月价格指数小幅走高,指数收于276.15点,环比小幅上涨0.49%。从周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鱿鱼价格指数波动下行,截至第四周收于270.99点,较8月最后一周略降0.28%。


二、鱿鱼月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在鱿鱼资源周期性波动与市场供需格局变动的双重作用下,本期鱿鱼指数呈现上行态势。

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走势(月)

2025年9月,四大海域鱿鱼月价格指数表现为“一涨一跌两平”

东南太平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小幅回升,收于307.49点,环比涨幅为0.70%。据秘鲁当局统计,2025年下半年鱿鱼第一阶段捕捞受天气影响进度滞后、部分品类甚至出现短缺。此外,秘鲁9月8日暂停鱿鱼捕捞进一步加剧市场短缺预期,尽管后续提前启动第二阶段配额,但大型渔船初期产量较低,供需短期失衡。秘鲁一阶段捕捞滞后叠加二阶段初期低产,鱿鱼供给不足,推动9月东南太平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小幅走高。

西南大西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基本平稳,指数收于206.95点,环比持平。9月福克兰群岛鱿鱼供给格局保持稳定,尽管提前10天结束第二季(Loligo Squid)鱿鱼捕捞,但2025年该品种总产量(第一季3.8万吨+第二季逾1万吨)略高于2024年的4.8万吨,供给端未出现新的收缩压力。综合来看,9月西南大西洋鱿鱼市场供给格局整体趋于稳定,该海域鱿鱼价格保持稳定。

西北太平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稳健运行,指数收于213.23点,环比持平。9月西北太平洋海域前期延迟返航的船只已基本归港,新增集中渔获减少,供给增速较8月明显放缓,过剩压力基本消除,供需格局趋于平衡,最终9月该海域鱿鱼价格指数走势平稳。

印度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微幅走低,收于245.40点,环比下跌0.40%。随着10月1日印度洋开捕日期临近,捕捞船大部分已过斯里兰卡海域、部分提前抵达捕捞区,转运船也陆续启程,市场对后续供给放量形成明确预期,买家多持观望态度。开捕带来的预期供给宽松,推动9月印度洋海域鱿鱼价格指数持续下行。

各海域远洋鱿鱼月价格指数变动


三、鱿鱼周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2025年9月,中国远洋鱿鱼周价格指数波动下行。具体来看,指数在首周小幅下行,从第二周起稳步上涨,末周迎来回落,截至第四周收于270.99点,较8月最后一周略降0.28%。

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走势(周)

细分来看,东南太平洋鱿鱼周价格指数走势与周价格总指数趋同,指数在首周小幅下行,从第二周起稳步上涨,末周迎来回落。西南太平洋鱿鱼周价格指数从首周起小幅下行,第三周小幅回调,末周继续走低。印度洋鱿鱼周价格指数在第三周走低后保持稳定。西北太平洋鱿鱼周价格指数则在本月稳定运行。

各海域远洋鱿鱼周价格指数走势


四、行情展望


(一)产业资讯汇总

(1)秘鲁生产部——组建技术委员会,强化海岸监管

秘鲁生产部(Produce)在皮乌拉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将组建由渔业、工业、科研领域代表及地方政府人员共同构成的国家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围绕巨型鱿鱼渔业的短期、中期与长期挑战开展工作,核心目标是推动行业竞争力提升与规范化管理。

同时,秘鲁生产部还明确将强化全海岸线监管,具体措施包括:在所有手工渔业卸货码头安装监控摄像头,调配高清无人机开展巡查,同时设立专门小组受理举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这些举措再次彰显了秘鲁生产部推动渔业可持续、有序发展的决心,并为手工渔业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2)日本自1988年以来首次季中上调鱿鱼捕捞配额

经农业大臣咨询机构渔业政策委员会的提前批准,日本水产厅于9月19日正式宣布,将2025年太平洋褶柔鱼(日本飞鱿)总可捕量(TAC)提高34%至25,800吨。鉴于太平洋水域该品种渔获量高于预期,且渔业行业救济诉求压力渐增,此次调整成为1998年实施现行配额制度以来的首次季中修订。

(二)指数走势预测

10月,部分公海自主休渔仍持续,印度洋虽10月1日开捕但渔船初期产量有限,供给端紧平衡基础客观存在。然而受11月美国关税加征传闻引发下游观望、订单提前收缩,且阿根廷鱿鱼遭异地鱿鱼冲击致现货成交稀少的影响,需求端利空显著,预计2025年10月远洋鱿鱼价格指数或将呈现“稳中偏弱,窄幅下调”的格局。

    •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平湖·羽绒服指数 2025年9月下旬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