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全国白酒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来源:数亮指数  日期:2025-10-11
  • 分享到QQ空间


 

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9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63下跌0.37%。其中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43下跌0.57%;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99下跌0.01%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68下跌0.32%。(见表1

从月定基价格指数看,9全国白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7.33,上涨7.33%。其中,名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8.84,上涨8.84%;地方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3.51,上涨3.51%;基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9.61,上涨9.61%。(见表2

一、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下跌

9月,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为99.63,下跌0.37%。本月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57%,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01%,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32%。分旬来看,本月各旬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上旬99.81,下跌0.19%;中旬99.86,下跌0.14%;下旬99.94,下跌0.06%;整体呈现逐旬收窄的下跌趋势。

本月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指数下跌,是旺季不旺需求现状与高库存行业顽疾共同作用的结果。名酒价格的深度回调是主要拖累,而基酒价格走弱则反映了行业对未来预期的谨慎态度。然而,跌幅逐旬收窄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在真实节日消费支撑下,市场下行压力正逐步释放,价格体系有望在探底后寻求新的平衡。

逐旬收窄下跌的特征表明,在双节前备货初期,渠道商对旺季预期悲观,主动降价去库存意愿强烈。随着双节临近,部分真实节日消费刚需开始入场,对批发价格形成一定托底作用,减缓了下跌速度。节日核心消费期的到来使终端动销有所改善,渠道库存得到一定消化,价格逐步逼近阶段性底部,显现企稳迹象。

二、名酒环比价格指数持续下跌

9月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43,下跌0.57%;其中,省内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24,下跌0.76%;省外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66,下跌0.34%,省内名酒下跌幅度高于省外名酒。分旬来看,上旬为99.72,下跌0.28%;中旬为99.82,下跌0.18%;下旬为99.89,下跌0.11%;各旬均呈现下跌趋势。

具体来看,本月价格上涨的名酒有:双沟酒上涨2.44%,董酒上涨1.74%,今世缘酒上涨0.70%,水井坊酒上涨0.40%,洋河酒上涨0.22%,汾酒上涨0.13%;本月价格下跌的名酒有:宝丰酒下跌2.59%,郎酒下跌2.00%,四特酒下跌1.74%,古井贡酒下跌1.05%,五粮液下跌0.89%,西凤酒下跌0.88%,茅台酒下跌0.83%,酒鬼酒下跌0.75%,口子窖酒下跌0.54%,绵竹酒下跌0.40%,宋河粮液酒下跌0.39%,稻花香酒下跌0.36%,习酒下跌0.31%,泸州老窖下跌0.23%,品味舍得酒下跌0.23%,剑南春下跌0.11%。其他名酒价格保持稳定。

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直接影响了名酒价格体系。2025年出台的禁酒令对中高端白酒消费场景造成显著限制,穿透地方保护,重塑行业格局。与政务、高端商务关联更紧密的省内名酒因此受到更大冲击。行业报告指出,800~1500元价格带是价格倒挂最严重的区间之一。茅台、五粮液、郎酒等高端品牌批价普遍下跌,反映出前期积累的价格泡沫正逐步被挤压价值回归成为大势所趋

市场调研数据表明,白酒消费主力价格带已从300~500元下移至100~300元。当飞天茅台批价从高位回落,其社交货币属性依然坚固,但强烈挤压了次高端及区域名酒的市场空间,导致如剑南春等产品表现明显不及往年。与此同时25~35岁年轻消费群体白酒消费频次锐减,酒饮消费动机从彰显身份转向品质认同,更加注重性价比。这一变化消解了传统白酒的面子消费基础,使缺乏鲜明特色与极致性价比的产品面临挑战。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高达900天。高库存迫使经销商为回笼资金而甩货,造成批发价格混乱。有经销商反映,部分品牌为完成高额任务,8—9月集中抛货量同比增长30%~40%。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直接拉低了名酒零售价,压缩了传统批发商利润。同时,随着酒企直营化趋势加速,传统二批商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

今年双节市场呈现明显的茅台独秀现象。当茅台凭借强大的品牌力和刚需属性,在整体疲软的市场中实现动销增长时,其价格下探直接挤压了其他名酒的生存空间。有券商分析师指出,飞天茅台批价若在节前未能走强,节后通常面临更大下行压力。这种普遍的悲观预期,使得经销商不敢抄底,补库需求疲软,价格缺乏持续反弹动力进一步印证了名酒价格指数的整体下行趋势。

三、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微跌,基酒跌幅增大

9月,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99,下跌0.01%。其中,省内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13,上涨0.13%;省外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61,下跌0.39%。分旬来看,上旬为100.01,上涨0.01%;中旬为99.85,下跌0.15%;下旬为99.99,下跌0.01%本月地方酒环比价格走势呈现上旬涨,中、下旬跌的趋势

具体来看,本月价格上涨的地方酒有:安徽酒上涨0.84%;绵阳丰谷酒上涨0.74%;成都酒上涨0.38%;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上涨0.22%;宜宾叙府酒上涨0.05%。本月价格下跌的地方酒有:广东赤荔牌红米酒下跌6.07%;河南杜康酒下跌2.34%;北京牛栏山酒下跌1.99%,红星酒下跌0.23%;山东扳倒井酒下跌0.56%,景芝酒下跌0.55%;达州酒下跌0.47%;内蒙古河套酒下跌0.22%;湖北白云边酒下跌0.08%;泸州仙潭酒下跌0.07%;新疆伊力酒下跌0.02%;其他地方酒价格保持稳定。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68,下跌0.32%其中,泸州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93,下跌0.07%;其他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01,下跌0.99%

本月地方酒与基酒环比价格指数双双下跌,表明白酒行业已全面进入深度调整期。地方酒的内部剧烈分化,揭示市场消费重心正在回归真实场景与高性价比,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清晰定位的区域品牌将被加速出清。基酒大幅下挫,则从产业上游印证了行业高库存的严峻性和市场预期的普遍悲观。

在名酒价格下探的挤压下,深耕区域市场、拥有稳固根据地的酒企,凭借深厚的渠道渗透、地域文化认同和更高性价比,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其消费基本盘(如日常饮用、本地宴席、人情送礼)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小,构成了有效的防御工事然而,伴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经销商和消费者通常会优先收缩非核心品牌的开支。名酒降价进一步挤压了地方酒的生存空间,导致其渠道动销缓慢,为加速回笼资金、降低库存,经销商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区域酒企的整体价格体系也因此承压。

系列数据表明,白酒行业的挑战已从高端泡沫挤压,蔓延至全价格带、全产业链的结构性重塑。企业生存与发展将更依赖于对核心市场的精耕、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以及稳健的现金流管理。

四、未来展望:行业重构与长期韧性

在当前白酒行业价格指数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与需求侧重构。这并非衰退的前兆,而是行业从粗放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的必然过程。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行业正通过强基、重构、立新战略,推动价值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头部企业开始从产品交付向体验共创转型,通过产区生态、文化符号和场景服务的立体化构建,重塑价格形成机制。这种重构已初见成效。以飞天茅台为例,虽然批价一度跌破1800元心理关口,但其通过文化体验馆建设、中秋钻石盲盒等创新营销,维持了品牌溢价能力。这表明,价格支撑点正在从渠道囤货转向真实消费。

面对85后至95后消费群体占比已达34%的结构性变化,白酒企业正在开启全方位创新。在产品层面,低度化、果味化成为重要趋势,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企业纷纷推出26~35度的低度产品。在渠道层面,线上渠道销售额已突破1200亿元,但11.9%的线上化率仍远低于消费品平均水平,显示数字化空间巨大。

肖竹青等专家认为,白酒年轻化不仅是口感创新,更是生活方式的融合。酒企通过酒旅融合、数字藏品、沉浸式体验等新场景,构建与年轻消费者的情感链接。这种转变促使企业从卖产品转向卖生活方式,为价格体系注入新的弹性。

河北板城酒业总经理张春生指出,白酒市场的未来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两大方向:品质筑基与文化铸魂。在品质层面,头部企业加大酿造微生物、健康因子等基础研究,五粮液已取得10余项国际领先成果。在文化层面,从茅台中秋团圆季到五粮液和美全球行,名酒企业正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品牌资本。这种双轮驱动使行业在价格调整期仍保持韧性。数据显示,尽管行业整体承压,但百元以上价格带的产品在县域市场动销率提升明显,消费升级的基础动力依然存在。

随着调整深入,行业从二八定律一九定律加速演进。2025年上半年,6家头部酒企营收占A股上市酒企总营收的89.82%,而中小酒企收入增速中位数为-16.89%。这种分化不是简单的优胜劣汰,而是生态位重构——区域酒企通过低醉酒度等技术创新,在100~300元价格带找到生存空间。

未来一年,行业将呈现高端企稳、次高端承压、大众托底的分化格局。中信建投预测,随着宏观政策发力,白酒板块的底部机会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年初显现。但企业需要经历至少23旺季周期验证,才能确认价格体系的稳固性。

白酒行业的真正韧性不在于价格高低,而在于价值重构能力。当企业从追逐短期溢价转向构建长期价值,这个千年产业就能在周期波动中积累内生动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谢谢)

    •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神木·兰炭产品价格指数第204-205期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