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 | 三季度,民权制冷产业质效发展指数延续升势
来源:中国指数网  日期:2025-10-31
评论(0
  • 分享到QQ空间

指数表现:

制冷产品价格指数窄幅波动,9月收于106.05点,较6月小幅上涨0.09点。技术创新指数小幅回升,三季度收于115.63点,环比回升5.45点,表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质效发展指数延续升势,三季度收于117.75点,环比上升6.64点,工业增加值率、存货周转率和利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绿色发展指数小幅上升,三季度收于125.25点,环比上升2.43点,制冷企业单位产值能耗逐渐降低。智能化指数稳步上扬至118.35点,环比上升0.92点,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系统有所提升。

行情展望:

成本端来看,制冷剂年度配额进入消化尾声,市场可售货源供需格局趋紧,且该紧张态势短期内难以缓解,企业挺价心态增强,制冷剂行情将延续“稳中上行”运行态势,为制冷家电生产成本形成刚性支撑。消费端来看,四季度气温回落致制冷家电即时需求减少,叠加三季度高温与国补提前透支需求、国补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制冷家电市场需求或将明显承压。综合来看,制冷家电市场或将呈现“成本支撑、需求偏弱”的阶段性特征,整体行情偏向弱势,但成本端的支撑作用将对下行空间形成约束,市场大幅波动概率较低。


一、2025年三季度指数运行情况

(一)制冷产品价格指数窄幅波动

2025年三季度,制冷产品价格指数小幅波动,略有上涨。三季度指数收于106.05点,较6月上涨0.09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制冷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1.成品类产品价格指数先扬后抑

三季度,成品类产品价格指数先扬后抑,整体表现重心上移。具体来看,在高温天气催化下,成品类产品价格指数在7-8月稳步上行至104.41点;进入9月,随着气温逐渐回落,制冷产品需求有所减少,指数小幅下行至104.25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制冷成品类产品及细分品类价格指数走势图

细分品类来看,家电产品价格指数波动相对明显,是推动成品类产品价格指数变动的主要原因。分析来看,一方面,“618”电商大促期间激烈的价格竞争已正式收尾,市场价格竞争压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7-8月实际气温超出市场预期,制冷家电市场需求快速释放,推动指数上涨至116.04点。进入9月,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消费者对制冷家电的购买热情有所减退,家电产品行情开始回落,指数随之降至115.41点,环比下滑0.63点。柜体价格指数变动幅度相对较小,7月收于101.85点,环比微涨0.05点,随后于8-9月再度回落至101.80点稳定运行。冷藏车厢价格指数稳定在99.54点,无明显变化。

2.配件类产品价格指数平稳运行

2025年三季度,配件类产品价格指数保持在112.79点稳定运行,无明显变化。细分品类中,冷凝器、冷藏机、蒸发器和塑料型材价格指数运行均较为平稳,分别保持在133.90点、100.00点、101.56点和113.64点。

配件类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二)技术创新指数有所回升

2025年三季度,民权制冷产业技术创新指数小幅回升,指数收于115.63点,环比回升5.45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技术创新指数走势

技术创新指数分项指数中,研发经费投入指数发明专利指数有所上行,指数分别收于135.79点和106.60点,环比分别上涨17.50点和5.43点。分析来看,近年来民权制冷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逐渐加大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新技术攻关与新产品开发筑牢资金基础,目前已在技术转化与专利产出层面显现阶段性成效。

技术创新指数分项指数统计


(三)质效发展指数延续升势

2025年三季度,民权制冷产业质效发展指数延续升势,指数收于117.75点,环比上升6.64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质效发展指数走势

质效发展指数分项指数中,工业增加值率指数、存货周转率指数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数有所上升,三季度分别收于152.95点、116.11点和106.03点,环比分别上涨11.33点、8.60点和9.64点。分析来看,三季度高温天气居多,使得制冷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订单量增加,进而带动工业增加值率指数和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数有所上升;此外,旺盛的需求使得企业库存较少,基本是直产直销,推动库存周转率指数继续上升。劳动生产率指数较为平稳,三季度保持在109.64点稳定运行,无明显变化。

质效发展指数分项指数走势


(四)绿色发展指数小幅上升

2025年三季度,绿色发展指数小幅上升,指数收于125.25点,环比上升2.43点,为年内高点,表明民权制冷企业绿色发展趋势依然向好。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绿色发展指数走势

绿色发展指数分项指数中,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数(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数为逆指标,指数上升表明万元产值耗电量减少,下降表示增加。)有所上升,是拉动绿色发展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来看,民权制冷企业聚焦制冷核心工艺进行技术革新,例如引入变频控制、余热回收等先进技术,减少生产环节的无效能耗,使得单位产值能耗有所降低,推动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数小幅上升。污染治理投入额指数、单位用地面积产值指数有色金属回收量指数分别保持在146.49点、77.37点和111.13点稳定运行,无明显变化。

绿色发展指数分项指数走势


(五)智能化指数稳中有升

2025年三季度,智能化指数稳中有升。三季度收于118.35点,环比上升0.92点,表明民权制冷企业在智能化发展道路上持续迈进。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智能化指数走势

智能化指数分项指数中,物流仓储管理系统指数稳步上行,三季度收于111.13点,环比上升4.49点,是拉动智能化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智能化产品产值占比指数、信息管理系统指数、自动化生产线条数指数、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数量指数继续保持稳定,分别收于147.95点、111.56点、110.23点和91.37点。


二、制冷行业分析

(一)制冷剂行情分析

进入三季度,国内制冷剂市场整体呈现出“品种分化、多驱动交织”的运行态势。受国际贸易需求变化、行业政策调控深化、上下游产业链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品类制冷剂的价格走势及市场表现均呈现出明显差异。

从具体品种来看,第三代制冷剂(HFCs)表现尤为突出,其外贸需求延续二季度以来的火热态势。受海外市场补货需求增加、部分地区产能受限等因素推动,三季度第三代制冷剂出口量保持高位,在外贸需求的强劲带动下,内贸市场报价同步上调,核心品种价格呈现持续上行趋势。截至9月末,第三代制冷剂核心品种R32市场价格达到62500元/吨,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64.47%;另一核心品种R134a价格达52000元/吨,较去年同期涨幅高达55.22%,两大品种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

相较于第三代制冷剂的亮眼表现,第二代制冷剂(HCFCs)代表品种R22价格呈现阶段性调整。截至9月末,R22市场价格为34000元/吨,环比微降4.23%,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阶段性产能释放,短期内市场供给略有增加。但从同比维度来看,R22价格仍保持13.33%的涨幅,反映出第二代制冷剂在存量市场中的稀缺性仍对价格形成较强支撑,市场供需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空调市场行情分析

1.销售集中度凸显区域主力,极端天气释放非核心潜力

2025年三季度,中国空调销售市场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化特征。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东地区作为核心消费市场,以约32%的占比稳居首位;华南与华北地区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分别达到约20%和15%,三大区域合计贡献超过65%的市场销量,构成行业主要需求支柱。分析来看,一方面是华东、华南地区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催生了强劲的制冷需求,形成季节性消费刚性;另一方面这些区域人口密度较高,居民消费能力与家电更新换代需求均处于全国前列,为空调销售提供了长期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部分非传统核心区域的空调需求出现阶段性爆发。7、8月期间,东北地区遭遇历史性高温天气,打破常年同期气候规律,当地消费者制冷需求集中释放,直接推动空调订单量大幅增长;同期中部区域的山东、河南等省份也受持续高温影响,空调终端销量较往年同期明显提升。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天气因素对空调消费的短期强驱动作用,也体现出非核心区域市场存在的弹性需求空间,为行业企业优化区域布局、挖掘增量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2.线下渠道量价齐升领跑,线上渠道增速较好但均价偏低

2025年三季度,中国空调市场线上与线下渠道呈现显著分化的运行态势,两大渠道在销量增速、价格水平及消费需求匹配度上差异明显。从线下渠道来看,受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催生的即时制冷需求,以及线下门店暑期促销活动密集落地的双重驱动,线下市场消费活力充分释放。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7、8月空调线下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5%、11.2%,仅9月增速有所放缓,线下零售均价则缓慢攀升至4087元,形成“量价齐升”的良好格局。分析来看,线下实体门店可提供产品真机体验、参数现场讲解等服务,且能联动安装团队实现“购买-安装”无缝衔接,精准满足了消费者在高温季节“即买即用”的迫切需求,尤其契合对安装时效要求较高的家庭用户。

相较于线下渠道的亮眼表现,线上渠道增速虽保持正增长,但整体均价相对偏低。7、8月空调线上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6%、6.8%,增速较线下低5.9、4.4个百分点;零售均价约为2985元,明显低于线下渠道。分析来看,一方面,线上用户对价格敏感度更高,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突出的产品;另一方面,当前线上市场仍以中低端机型为主,高端产品因需体验性能、确认安装细节等需求,消费者更偏好通过线下渠道购买,导致线上渠道在价格与产品结构上与线下形成鲜明区隔。


(三)冰箱市场行情分析

从内销端来看,多重驱动因素叠加推动冰箱内销出货量延续增长势头。一是国家层面的消费补贴政策持续发力,有效降低了部分消费群体的购买成本,激发了换新与新增需求;二是头部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围绕中高端机型展开的价格竞争逐步落地,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三是三季度夏季高温天气持续,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冰箱的使用频次,也催生了对大容量、保鲜性能更优机型的换新需求。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冰箱内销量同比增长约6.7%,反映出国内家电消费市场的韧性。

相较于内销市场的稳健表现,冰箱外销市场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整体呈现增长乏力态势。2025年三季度,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消费需求偏低,直接导致冰箱传统外销市场订单规模下滑。尽管部分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受经济增长与城镇化推进影响,冰箱进口需求有所上升,但由于新兴市场在整体出口份额中占比较低,难以完全抵消传统市场的需求收缩。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5年7-8月冰箱出口量同比仅微增1.0%,增长近乎停滞。

综合来看,三季度冰箱行业内销与外销市场呈现“内强外弱”的差异化格局,国内市场凭借多重利好因素实现稳健增长,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国外市场则因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影响,需求释放相对缓慢。


三、制冷市场短期行情展望

(一)成本端,制冷剂价格高位运行将形成持续支撑

随着年度生产配额进入消化尾声,市场可售配额货源持续趋紧,供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价格主导权,挺价心态或将贯穿整个季度。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核心品种R32四季度长协价格确定为6.02万元/吨,较三季度长协价格上涨9600元/吨,涨幅达18.97%;另一主流品种R410A四季度长协价格为5.32万元/吨,较三季度上涨3600元/吨,涨幅为7.26%,为四季度市场现货价格提供了明确支撑。

从后续市场运行逻辑来看,四季度制冷剂市场价格上行动力将持续存在。一方面,配额可售货源趋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企业基于成本与配额资源的考量,挺价心态或进一步增强,不会轻易让渡价格空间;另一方面,下游空调、冷链等终端行业虽进入需求淡季,但为应对来年生产与备货需求,仍存在阶段性采购动作,对制冷剂价格形成基础支撑。综合供需两端因素判断,预计未来三个月国内制冷剂市场价格将延续“稳中上行”的运行态势,核心品种价格或随配额消耗进度进一步向长协价靠拢,市场整体波动幅度相对可控。


(二)消费端,淡季背景下需求或将有所减少

一方面,受季节属性影响,四季度全国气温逐步回落,空调、冰箱等制冷家电的即时性消费需求明显减少,市场自然进入年度消费低谷期,终端零售端的客流量与订单规模较三季度旺季将出现明显下滑。另一方面,三季度市场需求已提前透支,前期持续高温天气催生的刚性制冷需求,叠加国补政策刺激下的换新需求集中释放,导致部分潜在消费者的采购计划提前完成,四季度市场需求储备量不足,进一步削弱了淡季市场的消费动能。

政策层面来看,前期对市场增长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的国补政策,进入四季度后支持力度明显减弱,政策对消费的刺激效应逐步消退,难以继续为制冷家电市场需求提供强有力支撑。此外,下游渠道商经过三季度旺季备货与销售后,普遍面临库存高企压力,四季度渠道端的核心策略转向库存消化与结构优化,主动扩大采购的意愿较低,这一需求收缩信号将向上传导至生产端,导致行业整体出货节奏放缓,进一步压制市场运行热度。

综合来看,四季度制冷家电市场将面临“淡季效应+需求透支+政策退坡”的三重影响,市场整体活跃度将有所降低,行情大概率将偏弱运行,但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 分享到QQ空间
网友评论
评论0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