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三季度,武安小米价格指数整体先降后升,9月收于103.18点,较6月略降0.59%。细分品类走势分化,合格品价格指数9月较6月上涨0.57%;优等品价格指数受高端礼品需求释放滞后影响,需求不及预期,9月较6月下降1.08%。
	
	
		三季度,武安小米景气指数小幅回升至101.50点。经营类景气指数企稳回升至99.64点,接近荣枯线;信心类景气指数升至105.83点,其中行业发展信心指数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110.00点以上高景气区间,市场对产业长期价值信念坚定。
	
	
		一、三季度指数运行表现
	
	
		(一)价格指数先降后升
	
	
		三季度,武安小米价格指数整体呈现先降后升态势,9月收于103.18点,相较6月略降0.59%。
	
	 
	
		武安小米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7月,受“三伏天”高温天气影响,小米处于消费淡季,终端消费需求减弱且米厂开工率一般,叠加市场库存处于高位,多数企业以消化库存为主,促使小米价格指数下行至102.99点。
	
	
		8月,华北、黄淮等地区光照与降水较为充足,土壤墒情得到有效补充,缓解了市场对减产的担忧;同时中秋、国庆“双节”备货逐渐启动,加工企业开机率提升,需求回暖推动价格指数小幅回升。
	
	
		9月,随着节前备货进入高峰期,经销商补库需求集中释放,叠加气温转凉带动小米消费旺季到来,小米价格指数温和回升至103.18点。
	
	
		(二)细分品类走势分化
	
	
		武安小米价格指数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优等品价格指数与合格品价格指数。三季度,优等品与合格品价格指数的走势有所分化。
	
	 
	
		小米优等品和合格品价格指数走势
	
	
		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合格品小米主要面向普通家庭消费群体,相较于优等品,其价格对市场波动更为敏感。7月,受消费淡季及陈粮库存压力的双重影响,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回落至100.11点。进入8月至9月,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带动食品加工需求上升,叠加日常消费逐步回暖,指数连续两月回升,9月收于102.73点,较6月上涨0.57%。合格品小米价格的稳步回升,成为推动整体价格指数上行的主要支撑力量。
	
	
		优等品小米价格指数:三季度,受高端礼品需求集中释放有所滞后的影响,优等品小米价格指数整体呈现稳中偏弱的走势。截至9月,该指数收于103.37点,较6月下降1.08%。
	
	
		(三)景气指数小幅回升
	
	
		三季度,武安小米景气指数小幅回升至101.50点,经营类景气指数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信心类景气指数则保持强劲且更趋乐观,反映出市场对武安小米的长期价值抱有坚定信念,其信心并未被短期的经营波动所动摇。指数具体走势如下图所示:
	
	 
	
		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三季度,经营类景气指数回升至99.64点,企业经营状况度过压力期,重回荣枯线附近运行。细分指标中,资金周转速度、销售款回笼以及企业盈利情况指数分别上升至100.00点、102.50点、102.50点,表明当季市场销售活跃度增加,现金流状况也在持续好转,企业盈利能力得到实质性修复。此外,交易量指数稳定运行在102.50点,与二季度持平,表明终端需求较为稳定,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农用物资平均购进价格指数稳定在97.50点的相对低位,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得到有效控制,为企业盈利空间的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营类景气指数走势
	
	 
	
		三季度,信心类景气指数升至105.83点,展现出行业发展预期正在持续回暖。细分指标中,行业发展信心表现亮眼,三季度收于112.50点,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110.00点以上的高景气区间运行。整体来看,武安小米产业正处于“信心引领经营”的发展阶段,市场信心,特别是对行业长期发展的坚定看好,成为了支撑产业景气度的核心引擎。
	
	
		信心类景气指数走势
	
	 
	
		二、三季度行情深度分析
	
	
		(一)供需状况分析
	
	
		三季度,武安小米市场的供需格局经历了阶段性调整,呈现出独特的动态平衡特征。
	
	
		供应端来看,小米市场整体供应呈现区域性差异特征。据卓创数据统计,7月全国小米库存结余量约为9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万吨,其中内蒙古赤峰、河北武安地区货源相对充足,但优质品占比偏低;而吉林白城、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忻州等主要产区余粮仅剩一至二成,市场供应趋于紧张。这种区域性差异为价格提供了底部支撑,也导致不同地区的小米价格走势分化。更为重要的是,受2024年谷价低迷、种植收益下滑影响,2025年全国谷子种植面积约为333.02万亩,预计总产量约116.56万吨,同比均有所下滑。这一减产趋势导致今年供应商普遍存在惜售情绪,等待新粮上市后价格的进一步走高。
	
	
		需求端变化同样显著。三季度初,高温天气抑制了家庭消费需求,全国米厂平均开机率维持在2.80%的低位,加工企业采购意愿低迷。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市场需求明显回暖。据卓创资讯监测,8月底全国小米加工企业平均开机率为11.00%,其中华北、东北等地米厂开机率明显回升,河北、山西等主产区企业补库意愿较强。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节日效应带动食品加工及礼赠需求提前释放;二是8月下旬起全国气温普遍转凉,小米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叠加仓储条件改善,终端走货节奏加快。
	
	
		总体来看,随着需求回暖和市场库存的消化,二季度末“供大于求”的局面逐渐改善,为价格回升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优质小米与合格品小米的需求差异明显,反映出消费升级与大众市场需求并存的格局,这种结构性特征将成为影响未来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二)贸易与政策环境分析
	
	
		电商渠道的迅猛发展成为2025年第三季度武安小米市场的一大突出亮点。今年以来,武安市深入实施“一品一播”电商发展战略,着力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推动本地特色产品高效对接消费市场。截至9月底,武安市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系统化组织开展电商主播培训共计18期,累计培训达4500余人次。此外,武安市选派的参赛选手在河北省农村电商带头人案例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充分彰显了区域电商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了武安在农村电商领域的影响力与行业认可度。
	
	
		在物流支撑方面,武安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县级共配中心完成了4300平方米分拣仓库升级改造,实现“随播随发”的高效响应机制。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为武安小米拓展销售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政策支持方面,邯郸市围绕“一县一特”“一县一品”战略,制定农业产业链招商图谱,精准开展招商对接。市县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银企”“银农”合作,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投资特色农产品产业。这些政策为武安小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
	
	
		三、指数走势与行情预测
	
	
		(一)价格指数走势预测
	
	
		四季度,武安小米价格指数或将呈现温和上行、稳中有升态势。双节过后短期需求或有小幅回调,但随着冬季季节性消费旺季到来,家庭及食品加工端需求将持续释放,支撑价格平稳运行。供应端方面,2025年谷子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同比下滑的背景下,供应商惜售情绪仍将延续,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同时电商渠道拓展与物流效率提升将进一步畅通销售链路,叠加消费端对不同等级产品的结构性需求,推动价格指数逐步小幅走高。
	
	
		(二)景气指数走势预测
	
	
		四季度,武安小米景气指数将延续稳步回升、持续向好趋势。经营类景气指数有望进一步突破100.00点,终端需求稳定、现金流状况改善、生产成本压力可控的态势将持续,带动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优化。信心类景气指数将保持强劲运行,行业发展信心受长期供需格局与政策扶持支撑,市场参与者对产业长期价值的信念坚定,叠加电商赋能与产业链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信心类指数将继续维持高景气水平,与经营类指数形成共振,共同推动整体景气度稳步提升。
	
        网友评论
            	评论0条
            登录 | 注册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7307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73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