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走势解读
据“衡水·中国工程橡胶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5年7月,衡水工程橡胶指数小幅上行,指数收于106.52点,环比上涨0.25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衡水工程橡胶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7月,工程橡胶各细分产品价格指数呈“三升一降”运行态势。其中,支座类、伸缩缝类和其他类产品价格指数稳中有升,本期分别收报于107.92点、99.77点和111.44点,环比分别上涨0.03点、1.53点和0.06点。止水材料类产品价格指数微幅下滑,本期收报于104.38点,环比下滑0.05点。
衡水工程橡胶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7月,衡水工程橡胶产业景气指数表现平稳,收于100.00点,与荣枯线持平。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衡水工程橡胶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7月,衡水工程橡胶企业经营类景气指数跌多涨少。其中,订单量景气指数表现较好,本期收报于100.00点,环比上升3.86点,与荣枯线持平。库存量景气指数、新客户景气指数和资金回款景气指数有所下降,本期分别收于98.57点、97.14点和92.86点,均位于荣枯线下方运行,表明企业在去库存、新客户拓展、资金回款这几个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资金周转速度景气指数本期收于97.14点,环比持平,仍位于荣枯线下方。
7月衡水工程橡胶企业信心类景气指数表现良好。下月订单预估量、行业发展前景和产品销售信心景气指数本期分别收于100.00点、107.14点和107.14点,均位于景气区间运行。
衡水工程橡胶企业经营类和信心类景气指数运行情况

二、行情分析
上游原材料市场分析
7月,天然橡胶市场行情震荡上行。国外方面,月内台风“韦帕”造成泰国、越南、老挝及缅甸等主产区多地降雨偏多,割胶工作受阻,产出预期不足。同时,下旬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地缘风险升级,引发供应链稳定性担忧,共同支撑原料价格坚挺。
国内方面,7月西双版纳降雨天数偏多,且多为连续降雨,对割胶作业影响较大,新胶上量缓慢,叠加期货盘面偏强运行,市场对原料收购价格重心存有支撑。海南产区月内受台风影响一度导致日胶水产出稀少,但降雨减少后原料供给逐步恢复,叠加工厂补单需求支撑,原料采买积极性较高,价格上行明显。据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我国天然橡胶市场现货胶行情在15070元/吨左右,较月初(13996元/吨)上涨7.67%,对工程橡胶产品价格起到一定成本支撑。
下游公路、铁路投资建设情况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工程机械工作量环比上涨4.44%,各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节奏加快。其中,路面设备作业强度居首,反映出各地重点道路、桥梁等大型项目在持续推进。从区域来看,全国有20个省份开工率超过50%。湖北、江西、贵州、青海、广西等12个省份当月工作量环比实现正增长,在环比增幅前五的省份中,西部地区占据三席,凸显出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劲增长动能。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的背后是政府投资的加力提效,项目中标作为工程落地的首要环节,其金额规模是衡量投资热度的核心先导指标。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工程项目落地保持较快节奏,1-7月,项目中标金额累计同比增长31.9%。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大省在投资拉动中持续发挥核心作用,7月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等省份的项目中标金额合计占全国总量的近四成,继续担当投资“主力军”角色。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7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
综合来看:
上游天然橡胶作为工程橡胶核心原材料,其价格上涨使得工程橡胶产品成本支撑增强;下游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的持续推进,有效拉动了工程橡胶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成本支撑增强与需求增长的综合作用下,本期工程橡胶产品价格指数小幅上涨。
三、行情展望
原材料端来看:
供给端,8月东南亚主产区处于割胶旺季,且降雨情况预计少于7月,国内云南、海南等产区也将进入全年产量释放高峰期,叠加上半年部分延迟收割的原料集中入市,天然橡胶供应预期较为宽松。
需求端,7月轮胎企业开工率和产量环比有所回落。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汽车和轮胎出口部分需求已提前释放,上半年汽车和轮胎出口累计情况良好,但需求提前释放后,近期轮胎订单有所回落。
综合来看,预计8月天然橡胶行情或将偏弱运行。
下游市场来看:
7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下达第三批“两重”项目清单,标志着全年8000亿元投资额度、1459个重点项目已全部落地实施。从领域分布看,项目聚焦长江经济带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如跨江通道、沿江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含铁路干线、物流枢纽配套工程)、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等关键领域,覆盖了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核心方向。随着“两重”项目逐渐进入施工期,8月工程橡胶市场需求有望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综合来看,8月衡水工程橡胶产品价格或将呈现“原料弱、需求强”的博弈格局,需求端拉动效应将优于成本端压制作用,衡水工程橡胶产品价格指数有望延续稳中有升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