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小米产业指数 2025年上半年指数运行报告
来源:中国指数网  日期:2025-07-17
评论(0
  • 分享到QQ空间

摘  要

 指数表现

2025年上半年,武安小米产品价格指数先升后降,6月指数收于103.79点,较2024年12月下跌3.72%。细分品类中,优等品与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的走势各有不同。景气指数同样呈现出“先升后降”态势,二季度景气指数为100.00点,较2024年四季度略降0.50个百分点。

 行情分析

2025年上半年,小米市场供需格局总体平衡,但表现出阶段性波动特征。春节期间的需求高峰及健康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了一季度价格上升;进入二季度,随着气温升高和传统淡季的到来,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价格回调。

 走势预测

展望2025年三季度,新季小米将陆续成熟上市,市场供给有望增加,三季度小米价格指数或将稳中有涨,其中优等品小米价格指数可能出现小幅上涨,而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波动较小。

景气指数预计将维持高位运行,经营类和信心类指标均有望实现小幅增长。




一、上半年指数运行表现



(一)价格指数先升后降

2025年上半年,武安小米产品价格指数涨跌交替,6月指数收于103.79点,与2024年12月相比,下跌3.72%。

武安小米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一季度

1-3月,受春节节日效应的影响以及健康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武安小米价格指数稳步上升,由1月的107.78点逐步上涨至3月的108.79点。

二季度

4月,武安小米价格指数在高位基础上小幅上涨至108.84点,达到上半年高点。

5-6月,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小米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需求有所减弱。与此同时,多数米厂仍维持较为充足的库存水平,采购意愿减弱,销售节奏放缓,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格局,从而导致价格指数回落。5-6月武安小米价格指数分别收报于106.10点、103.79点,环比分别下降2.52%、2.18%。


(二)细分品类走势分化

细分品类来看,优等品与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上半年整体走势较为相似,但具体月份略有不同。

小米优等品和合格品价格指数走势

 优等品小米价格指数

2025年上半年,优等品小米由于其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市场需求更为坚挺。价格指数在1月小幅回落后,2-3月受节日高端礼品和健康消费需求驱动连续上涨,并于3月达到110.50点,为上半年高点;4月礼品需求减弱,指数微降至109.90点;5-6月随着淡季效应深化,指数持续下行,分别收于107.52点、104.49点。

 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

合格品小米作为家庭日常消费的主力,其价格波动与市场供需和库存水平关联更为紧密。1-2月,受节前备货与节后补货需求拉动,指数持续攀升至106.36点;3月,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市场供应有所增加,价格指数回落至104.82点;4月,在刚需补货和原料供应阶段性偏紧的支撑下,指数反弹至106.38点;5-6月消费淡季效应凸显,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格局,6月合格品小米价格指数收于102.14点,创上半年新低。


(三)景气指数先升后降

2025年上半年,武安小米景气指数呈现“先升后降”态势。一季度景气指数达到106.33点,环比上升5.83个百分点;二季度景气指数有所下滑,与荣枯线持平。

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细分指标来看,2025年上半年经营类与信心类景气指数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一季度

受居民健康食品消费以及下游经销商节前备货需求增加影响,小米交易量显著增长,武安小米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以及销售款回笼速度得到改善,生产经营状况与行业发展信心均呈现出上升趋势,经营类与信心类景气指数分别收于106.19点、106.67点,较2024年四季度分别增长了7.26、2.50个百分点。

 二季度

随着气温升高和传统淡季的到来,武安小米企业的交易量、资金周转速度以及盈利情况均有所下滑,导致经营类景气指数回落至98.21点,影响产业景气指数小幅下行;信心类景气指数虽有下降,但仍高于荣枯线水平,为104.17点,支撑产业景气指数维稳在100点。

景气指数细分指标运行走势




二、上半年指数走势与行情分析



(一)供需两端阶段性波动明显

2025年上半年,武安小米市场的供需关系总体较为平衡,但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

 一季度

作为传统消费旺季,市场需求较为旺盛。春节期间的家庭消费、礼品采购以及对健康养生类食品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小米销量的上升。然而,节日期间物流和加工企业生产节奏的放缓使得市场供应相对收紧。

在需求增加而供给偏紧的情况下,一季度的小米市场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因此得到有力支撑并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二季度

随着气温升高,小米消费逐渐转入淡季,市场需求有所回落。特别是自5月起,终端消费明显减弱,经销商的采购积极性降低,多数加工企业主要以消化前期库存为主,米厂新增订单量不足。

此外,由于2024年全国谷子丰收,总产量同比增长约22.86%,市场总体供应较为充足。截至2025年6月,各主产区基层仍有大约30%的产量作为余粮库存未被消耗,部分地区仍有未完全消化的往年陈谷。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二季度小米市场流通速度减慢,价格出现回落。值得注意的是,4月因农户忙于春耕,短期售粮减少,原料供应一度紧张,加之部分库存较低的米厂补库需求,反而对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使得4月的价格指数在淡季中仍微幅上涨。


(二)高水平机械化助力夏粮播种

2025年上半年,在国家及地方农机补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河北省及武安市通过高水平农业机械化应用,为夏粮播种注入了强劲动能,实现了降本增效与规模扩大的双重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河北省夏粮播种面积达3429.6万亩,亩产446.4公斤,总产量306.2亿斤,创“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纪录。“三夏”期间,河北省组织调度了包括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在内的2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作业,确保了夏粮颗粒归仓和秋粮及时播种。此外,河北省还深挖“减损就是增产”的潜力,投入了2.7万台低损高效联合收割机,相较2024年增加1820台,使全省机收损失率降至0.81%,优于上年的0.86%水平,并超过了国家1%的减损目标。

高水平机械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形成了“机械化—增产增收—扩大种植—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武安小米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多项政策支撑产业向好发展

2025年上半年,多项宏观及产业政策的协同发力,为武安小米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价格走势和行业信心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稳定播种面积、提升粮食品质及产能,为武安小米等健康食品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稳定了市场对粮食生产的积极预期,同时也引导产业向优质化、品牌化方向转型。

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健康饮食理念普及。2025年初,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提出到2026年有效遏制肥胖率上升趋势,倡导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这一行动推动了全谷物食品需求的增长,而武安小米作为一种典型且营养价值高、热量较低的全谷物杂粮,正好契合当前消费者对低糖、低脂、健康食品的偏好,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此外,武安市在春耕前夕优化农资供应链,通过构建“县级配送中心+基层社+村级站”的保供网络,确保了环保优质农资的及时高效供应,从源头保障了小米品质。2025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关于支持农业品牌和“三品一标”建设的举措,也为“武安小米”区域公用品牌的持续推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三季度指数走势预测



价格指数方面

三季度随着新季小米陆续成熟上市,市场需求阶段性增长,预计三季度武安小米价格指数将稳中有涨,其中优等品小米因需求支撑较强,价格指数可能出现小幅上涨;而合格品小米由于库存相对充裕,价格指数预计波动较小,整体以稳为主。

景气指数方面

三季度预计武安小米产业景气指数将回升至荣枯线以上运行,经营类指标与信心类指标均有望实现小幅增长。一方面,随着新粮上市和节假日(中秋等)临近,小米交易量和企业订单可能在三季度末有所回升,带动经营类景气指数继续上扬;另一方面,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升级将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和生产的信心,促使信心类景气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运行。




四、产业发展建议



当前,武安小米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上半年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5月21日武安市小米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揭牌成立,标志着武安小米迈入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协同为支撑的新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将“小谷子”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大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标准体系建设为依托,激活武安小米品牌价值潜力

标准化和品牌化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新成立的小米产业创新研究院应发挥核心作用,牵头制定和完善覆盖全产业链的“武安小米”标准体系,从品种选育、种植规范、加工工艺到分级包装,全方位提升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并鼓励企业积极贯彻执行。

同时,研究院应深入挖掘武安小米的营养价值和“磁山文化”内涵,为品牌故事提供科学支撑,将“世界粟之源”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认可的品牌价值,推动武安小米品牌由区域走向全国。


(二)以技术攻关为突破点,推动产业升级与成果转化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企业应主动对接研究院,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借助平台优势整合外部科研资源。

合作重点聚焦两个方面:

一是品种创新,联合培育更加适应本地气候、营养价值更高、抗逆性更强的优质谷子新品种;

二是深加工技术突破,共同开发符合健康消费趋势的小米即食食品、功能性饮品、婴幼儿辅食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改变以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研究院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落地,助力企业构建核心技术优势。

    • 分享到QQ空间
网友评论
评论0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