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指数表现:
2025年上半年,工量刃具价格指数窄幅回落。细分来看,刃具产品价格指数整体上涨0.32%,工具和量具产品价格指数均小幅下滑,累计跌幅分别为0.69%和0.35%。
工量刃具行业景气指数整体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其中,经营类景气指数表现偏弱,信心类景气指数韧性较强。
行情分析:
关税政策冲击叠加出口合规成本增加,企业在压力中谋求变革。
核心原料价格表现分化,推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车市保持稳定增长,持续拉高工量刃具市场需求。
行情展望:
钨价保持坚挺或将推高工量刃具生产成本,镍钴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市场对工量刃具行业景气度的判断和预期稳定性。
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下游应用领域在政策托底下,有望保持增长,拉高工量刃具市场需求。
预计工量刃具产品价格指数或将呈现稳中微升走势;行业景气指数有望稳步调整,逐渐回升至荣枯线上方运行。
一、指数表现
(一)工量刃具价格指数显现调整态势
据“温岭·中国工量刃具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5年上半年,工量刃具价格指数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阶段一:1月至3月上,工量刃具价格指数保持在113.00点上方波动运行。分析来看,1月,受部分企业节前备货需求推动,指数结束下跌走势并连续上行,下半月收于上半年最高水平113.31点。2月,正值春节前后,上游原料市场略显疲软,下游采购需求同步放缓,叠加节日期间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指数下行压力加大,于2月下半月收于113.04点,较1月下半月下跌0.24%。3月上,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市场行情有所回暖,价格指数小幅上涨。
阶段二:3月下至5月下,指数连续回落,于5月下收于上半年最低水平112.39点。此阶段国内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收缩,美国关税政策频繁波动,叠加原材料价格多数下跌,共同导致价格指数的下滑。
阶段三:6月,指数结束跌势,稳步向上调整,6月下收于112.79点,较2024年12月下窄幅下跌0.21%。步入6月,中美经贸关系短期缓和,外部干扰因素影响减弱,国内制造业继续恢复,PMI指数环比回升,多方利好因素带动价格指数上涨。
(二)细分产品价格指数“一涨两跌”
2025年上半年,温岭工量刃具三项二级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表现为“一涨两跌”。其中,刃具产品价格指数于6月下半月收于119.47点,较2024年12月下半月整体上涨0.32%,工具和量具产品价格指数均小幅下滑,分别收于105.98点和115.42点,累计跌幅分别为0.69%和0.35%。

细分产品价格指数涨跌情况
注:此处涨跌幅是由2025年6月下半月指数值对比2024年12月下半月指数值计算所得。
进一步来看,工具、刃具和量具三大类产品体系下细分代表品价格指数存在一定的涨跌差异,反映出细分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和结构性变化。
刃具类:内部分化显著,车刀类领涨
刃具产品主要包括铣刀、铰刀、齿轮工具、螺纹工具、车刀五类,2025年上半年,五类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差异明显。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重型机械等行业加工需求增长,带动车刀类产品价格指数涨幅达到4.97%,在所有细分产品中位居首位;铰刀类产品价格指数涨幅为3.13%,表现同样亮眼。与此同时,铣刀类刃具行情走弱,产品价格指数累计下跌2.00%,显示出该细分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
工具类:数控类拖累明显
工具产品主要包括数控、钻头和附件三类,2025年上半年,三类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表现为“两涨一跌”。其中,钻头类和附件类产品价格指数均有小幅上涨,但数控类产品价格指数跌幅达到2.39%,构成主要拖累,导致工具产品价格指数整体出现下滑。
量具类:整体呈现跌势,量表类逆势上扬
量具产品主要包括卡尺、千分尺、量规、量表、其他量具五类,2025年上半年,五类细分代表品价格指数表现为“一涨四跌”。量表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装配、在线检测等场景,市场需求稳定向好,带动价格指数涨幅达到4.33%,仅次于车刀类,在所有细分产品中位居第二;量规类产品作为标准化检验工具,需求相对刚性,价格指数整体持平;其余三类产品有所承压,价格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三)工量刃具行业景气指数先扬后抑
2025年上半年,工量刃具行业景气指数整体呈现“先扬后抑”态势。1-4月期间,除1月下半月外,景气指数均保持在荣枯线上方扩张运行;5-6月,景气指数步入收缩区间,连续回落,6月下半月降至90.49点,低于荣枯线9.51个百分点。

温岭·中国工量刃具行业景气指数走势
(四)景气指数细分指标走势明显分化
2025年上半年,经营类景气指数在一季度表现尚可,2-3月持续保持扩张运行;但步入二季度后,指数跌至收缩区间,连续回落,6月下半月降至66.31点,显著低于荣枯线,反映出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受到明显冲击。信心类景气指数保持较强韧性,上半年稳定维持在荣枯线上方运行,但相较于一季度,二季度景气水平小幅下降,说明基于当前经营状况,市场对未来预期转谨慎,但行业长期信心仍存。

行业景气指数细分指标走势
二、行情分析
(一)关税政策冲击,企业承压求变
2025年上半年,自特朗普上任后,当日签署《美国优先贸易政策文件》,此后层层加码推进加征关税。对此,我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于4月宣布对美国全部进口商品加征相同税率的对等关税,并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面对关税压力,欧亿科等龙头企业通过供应链本土化和国家替代化,规避技术卡脖子和原材料供应风险,有效降低关税战带来的成本波动,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但温岭当地多为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此类抗风险能力,美国作为全球机床消费大国,其关税壁垒直接抑制我国高端工量刃具的出口潜力,成为导致上半年工量刃具产品价格指数下滑的重要外因。
此外,随着欧美市场对高精度、智能化、环保型工具需求增加,绿色制造与低碳标准成为准入“硬门槛”,迫使出口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长期来看有利于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但短期中无疑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导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行业景气水平有所下降。
(二)原料价格起伏,成本压力增加
工量刃具产业链上游包括碳化钨、钴、镍等核心金属材料以及塑料、橡胶等非核心材料。
2025年上半年,中国钨市场在供给端结构性收紧、下游需求刚性支撑以及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影响下,整体呈现出“波动上行-屡创新高-阶段性回调-高位震荡”的复合型运行特征。1月,春节前工厂集中检修放假,钨原料及产品供应阶段性收紧,支撑钨价温和上行。2月初至3月上旬,2月4日实施的钨钼相关物项出口管制措施对市场产生冲击,导致钨价承压下行。3月下旬至5月中旬,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指标下达,同比减少4000吨,叠加中东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导致钨价强势上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市场出现短暂的获利了结和技术性回调需求,但在供给强约束和原料成本支撑下,钨价在短暂修正后再度冲高。6月下旬,市场供需双方进入深度博弈期,钨价呈现小幅回调后横盘整理的态势。整体来看,上半年钨制品市场报价普遍有所上涨。据中钨在线发布数据,上半年碳化钨粉均价327.84元/千克,较2024年上半年上涨11.72%,6月底较年初报价上涨18.97%。
从市场情况来看,上半年钴价上涨主要是受供应端的扰动。2月22日,全球最主要的钴生产国刚果(金)政府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消息一出对市场刺激明显,出现一定挺价情绪,叠加春节后下游需求复苏,拉动钴价上涨;3月,刚果(金)政策影响持续发酵,市场恐慌情绪较重,钴价继续上调;4-5月,随着钴中间品价格上涨,部分厂商出货意愿偏低,下游维持刚需补库;进入6月,刚果(金)政府于6月21日宣布钴出口禁令再度延长三个月,带动钴价再度震荡反弹。据生意社统计数据,截至6月30日钴价在249450元/吨,较2024年12月31日上涨80450元/吨,涨幅达到47.60%。
回顾上半年镍市,印尼镍矿新政配合美国关税扰动,导致市场情绪紧张,镍价震荡下跌。而菲律宾“禁矿”被否,雨季结束原料供应明显增加,叠加下游不锈钢市场持续低迷,钢厂处于“要减未减”状态,镍市供需端呈现出进退两难局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国内1#现货镍价格在119775元/吨,较去年年底下跌7675元/吨,跌幅为6.02%;上半年均价在126215元/吨,同比去年均价下跌7180元/吨,跌幅为5.38%。
(三)汽车产销两旺,拉动高端需求
工量刃具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于测量及切割或作为测量及切割辅助工具的工具或产品,下游应用广泛,涉及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通用机械、模具、轨道交通、3C电子等多类制造产业。其中,汽车制造一直是工量刃具的传统核心应用领域,涉及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加工等环节。
2025年以来,国家层面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4万辆和29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5%和8.1%,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3.8%。1-6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进一步来看,在汽车产业结构中,新能源汽车规模加速扩张。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新能源汽车制造所需的轻量化材料,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加工更依赖耐高温车刀、高精度刃具等,带动相关专用刃具需求增长,促使企业转向高端产品研发。
三、行情展望
(一)原料市场
金属钨作为战略性资源,今年第一批配额同比下降,矿端供需关系趋紧,全球库存持续低位,叠加高端制造领域、军工对钨金属需求增长明显,预计下半年钨价大概率维持高位。消息面上印尼新政有望提振镍市场成本,但中东地缘问题以及全球金融体系利率调整都将对镍市形成困扰,下半年市场仍会维持博弈状态,镍价仍存震荡下行风险且探底进程或将加速。随着刚果(金)政府宣布钴出口禁令延续,市场对钴价上涨预期增强,导致上游出现惜售情绪,但同时,印度尼西亚钴矿开采量提升,加之钴行业库存仍处高位,以及消费电子及三元电池等下游需求增长缓慢,综合预计钴价在经历第二轮涨势后,将保持震荡趋稳运行。
(二)下游行业
今年以来,汽车“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日前,针对部分地区汽车置换补贴按下“暂停键”,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7月下达。同时,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车市前景可期。乘联分会表示,考虑到2025年国家促消费政策的良好走向和未来环境变化趋势,将上调2025年的行业年度预测——2025年乘用车零售2405万台,同比增长5%,预测总量较5月预测值增加28万台。
(三)走势预测
从预测来看,下半年原材料市场表现分化,钨价保持坚挺或将推高工量刃具生产成本,镍钴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市场对工量刃具行业景气度的判断和预期稳定性;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下游应用领域在政策托底下,将保持增长,拉高工量刃具市场需求。综合来看,下半年工量刃具产品价格指数或将呈现稳中微升走势行业景气指数有望稳步调整,逐渐回升至荣枯线上方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