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京津冀污染防治项目投放完成25% 规模将过百亿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8-03-02
  • 分享到QQ空间


2015年至今,随着国家大力号召,国内银行开始加大绿色信贷投入,不过,不同银行的业务方向和产品不同。华夏银行2016年申请到世界银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转贷项目,作为国内惟一合作银行和世界银行共同提供资金,如今进展如何?


3月1日,银监会例行发布会上,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主任张勇淼介绍,项目规模会超过100亿元。“这个项目规模较大,世界银行投了5亿美元,要求我们按照不小于1:1的比例投入,预计投资金额70亿元。不过,由于项目市场反映较好,我们将投入更多资金。”


张勇淼介绍,进度方面,目前该行投放项目12个,贷款规模18亿元,其中使用世行贷款近8000万欧元,完成70亿元投放指标的25%;节煤量上,这些项目实现51万吨标准煤节煤量,完成指标的50%;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和对节能公司支持等方面,完成30%的业务量。


据发布会公布,该项目是世界银行在中国单项融资最大的项目,并且是全球能源领域第一个结果导向型项目,即华夏银行从世界银行获得的项目提款权和项目的执行结果直接挂钩,世界银行对华夏银行的项目执行设定了投资量、节煤量等六项考核指标。“在合格子项目投资量上,只有投资量达到70亿元时,我们才可以将世行的所有资金拿回来。”张勇淼举例说。


对于结果导向型模式的好处,张勇淼提到,一是可以保证项目执行结果可定可测,“如果没有指标控制,只是泛泛的在节能领域投项目,项目之间差距会很大,不同行业之前的节能效果完全不一样,一个项目的节煤量和减排量究竟是什么水平不可定。”


二是可以自主放大杠杆率。对此,张勇淼举例说,世界银行开始设定的资金比例是1:1,但是该行在项目执行中如果运行效果很好,可以自行将杠杆放大到1:1.5甚至是1:2。


此外,据发布会披露,目前华夏银行绿色信贷项目的不良率是0.2%,不良率水平较低。对此,华夏银行副行长王一平表示,实际上绿色产业细分行业较多,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项目比较复杂,风险难以防控,特别是目前排污权、用能权、碳交易等市场尚在逐步建立完善中,用这些权益作抵押物的环境还不太健全,这对许多企业融资造成困难。因此,华夏银行紧贴政府,充分利用政策;加强行业和区域政策研究;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力量,识别风险。


实际上目前整个绿色金融领域的不良率水平都不高。银监会近期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国内主要银行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不良贷款余额241.7亿元,不良率0.37%,比各项贷款不良率低1.32个百分点。


张勇淼还表示,该行目前深耕的能效领域项目,一般的投资回收期只有不到三年,周期较短,商业可持续性较好。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