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性康复待普及 专家呼吁康复服务更关注残障儿童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7-12-08
  • 分享到QQ空间


“如果一个小孩出生的时候是足内翻,早期康复很容易让他站起来,一双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玉荣说,在儿童阶段介入残疾康复更有效益,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抢救性康复的政策有望迅速出台。


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2017)》(下称《指数》),对全国31个省市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评估。高玉荣即在《指数》发布时提出了上述观点。


高玉荣在发布会上呼吁,希望相关政策能够更关注孩子。


首先是针对残障儿童的免费教育。根据《“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要求,2020年前,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12年及以上的残疾儿童免费教育。 据《指数》统计,全国31个省份均出台相关政策推行残疾儿童免费教育。但只有北京、青海、宁夏等14个省份出台政策推行残疾学生享受15年免费教育,即义务教育阶段和学前3年加高中3年。


除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之外,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至关重要。《指数》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8个省份出台政策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作为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的康复治疗,“抢救性康复”的理念被专家着重强调。


高玉荣表示,近年来残联在推广抢救性康复的概念,也已经有地方已经开始实施抢救性康复的工作。她认为,相较于成人康复,抢救性康复具有更好的效益。


“在儿童阶段就直接就介入康复,这时花的钱,花的精力,以及对小孩自尊的保护,都会比在他们长大后再去帮他们要好得多。”高玉荣说。


她举例,如果一个小孩出生的时候足内翻,若不治疗则以后无法正常站立,如果在出生时就进行抢救性康复,睡觉时软一点的鞋,站起来时穿硬一点的鞋,每天让他走路,就可以逐渐恢复,“一双鞋就解决了他的问题”。


还有聋哑孩子一出生即可安装人工耳蜗,高玉荣称现在国家已经有政策对耳蜗进行补贴,她说早期植入耳蜗可以促使聋哑儿发声,而后期做聋哑孩子的教学则非常困难。


但高玉荣也补充说,康复性抢救也还需要一个被家庭逐渐接受的过程。据她介绍,残联正在推动各地为残障儿童提供免费的抢救性康复的服务,政策有望迅速被批复。


《指数》显示,2016年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北京、浙江、天津。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东部地区占据6席,中部地区1席,西部地区3席。


据《指数》统计,就东部地区而言,残疾人政策进步与人均GDP发展水平比较一致,但在中西部地区,山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份的指数排名显著高于人均GDP排名,表明其残疾人政策进步走在了经济发展的前面。


高玉荣认为,经济水平影响残疾人政策发展,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在某些地区,虽然是贫困地区,但是更重视残疾人政策的发展。”她说,在这些省份,也许文化水平相对滞后,对其GDP的发展很有影响,但反而在残疾人的免费教育方面做得更为先进,从教育方面往前推动是他们扶贫攻坚的方法。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