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发布的资料显示,6月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为99.62,下跌0.38%。其中,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64,下跌0.36%;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33,下跌0.67%;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0,保持稳定。(见表1)
从月定基价格指数看,6月全国白酒定基价格总指数为107.97,上涨7.97%。其中,名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9.77,上涨9.77%;地方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03.75,上涨3.75%;基酒定基价格指数为110.01,上涨10.01%。(见表2)
一、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持续下跌,达上半年低点
6月,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为99.62,下跌0.38%。其中,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36%,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67%,基酒价格指数保持稳定。分旬来看,本月各旬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上旬99.82,下跌0.18%;中旬99.89,下跌0.11%;下旬100.01,上涨0.01%。
6月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持续下跌,并达到今年上半年最低。在市场动销疲软、政策调整、淡季营销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下,本月价格持续走低。第一,宴席市场走弱。从6月份宴席市场来看,一方面,虽然有端午小长假加持,但端午节以家庭聚饮为主,缺乏大型宴席场景支撑;同时,受端午节礼赠多元化趋势的影响,传统白酒的礼盒需求被分流,削弱了节日拉动效应,端午节白酒市场动销整体疲软。另一方面,升学季作为白酒淡季的增量补充,一度成为酒企促进动销的重要赛道,但受相关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升学季的酒水消费受到抑制,今年酒企升学季营销热情减淡。第二,线上渠道带来的价格冲击。从线上渠道来看,京东、美团、淘宝等线上销售渠道纷纷加入618促销“价格战”,在动销疲软的影响下,今年618酒价再创新低,对传统商超的冲击超出以往。第三,政策调整引起的阵痛。最严“禁酒令”的短期影响持续显现,随着政务消费场景骤减,商务和礼赠需求也同步减弱。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等部分地区白酒动销下降达20%左右。
二、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价格持续承压
本月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64,下跌0.36%;其中,省内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72,下跌0.28%;省外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55,下跌0.45%。分旬来看,本月各旬名酒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上旬99.84,下跌0.16%;中旬99.86,下跌0.14%;下旬100.06,上涨0.06%。
本月价格上涨的名酒有:双沟酒上涨2.56%,枝江大曲上涨0.52%,洋河酒上涨0.30%,泸州老窖上涨0.14%,酒鬼酒上涨0.12%。本月价格下跌的名酒有:今世缘酒下跌4.20%,宋河粮液下跌3.51%,董酒下跌2.67%,全兴酒下跌2.52%,水井坊酒下跌1.67%,绵竹酒下跌1.49%,稻花香酒下跌1.40%,宝丰酒下跌1.38%,郎酒下跌0.79%,茅台酒下跌0.62%,剑南春下跌0.59%,口子窖酒下跌0.57%,西凤酒下跌0.51%,黄鹤楼酒下跌0.46%,汾酒下跌0.32%,品味舍得酒下跌0.31%,四特酒下跌0.28%,五粮液酒下跌0.21%,古井贡酒下跌0.21%,习酒下跌0.10%。其他名酒价格保持稳定。
6月份,名酒环比批发价格继春节后连续4个月走低。受端午节、“618”年终盛典等促销活动的影响,名酒持续破价。“618”超长时间、“百亿补贴”叠加市场疲软,导致多款名酒价格创新低,名酒代理商遭受“重创”。与此同时,受政策、宏观经济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部分区域受到较大冲击;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河南、山东等消费大省受影响最大,导致二季度动销下滑15%~20%。此外,虽逢中、高考旺季,但以往备受追捧的升学宴宴席市场也表现冷静。
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头部白酒企业正相继转型,一方面,个别酒企抓住“赛事经济”,变“体育流量”为“经济增量”。6月份,“苏超”火爆出圈,江苏省通过“看球套餐”“文旅联动”等方式点燃民众的消费热情,助推白酒等“观赛搭子”销量激增。洋河以赛事赞助、体育营销等方式,借“苏超”赛事热度吸引球迷,推广产品、提升品牌曝光度,取得较好成效。美团数据显示,以洋河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成交额增长近18倍。另一方面,密集布局光瓶酒、低度酒市场,迎合年轻群体消费需求。6月23日,洋河股份在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战略发布会上宣布,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推动59元光瓶酒销售。6月中下旬,各名酒企在股东大会上相继公布低度酒布局动态。水井坊宣布,将推出38度及以下低度产品;五粮液表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预计下半年投放市场;泸州老窖也透露,已完成28度国窖1573的研发,更低度数的白酒产品也正在同步推出。值得注意的是,低度化的兴起是酒企对消费转型的战略应对,并不意味着高度酒的“退潮”,而是共筑多层次市场格局,以多元化的姿态迎合消费需求。
三、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基酒价格指数保持稳定
6月,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33,下跌0.67%。其中,省内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28,下跌0.72%;省外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46,下跌0.54%。分旬来看,本月各旬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上旬99.68,下跌0.32%;中旬99.89,下跌0.11%;下旬99.93,下跌0.07%。
具体来看,本月价格上涨的地方酒有:重庆江小白酒上涨1.84%;江西李渡酒上涨0.27%;内蒙河套酒上涨0.17%;新疆伊力酒上涨0.07%。本月价格下跌的地方酒有:绵阳丰谷酒下跌1.73%;安徽酒下跌1.65%;贵州金沙古酒下跌1.12%;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下跌0.83%;湖北白云边酒下跌0.83%;北京牛栏山酒下跌0.55%,红星酒下跌0.14%;山东景芝酒下跌0.47%;泸州仙潭酒下跌0.22%;达州酒下跌0.15%;其他地方酒价格保持稳定。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0,保持稳定。
地方酒企因抗周期能力较弱,在行业下行期首当其冲,价格自然承压。地方酒企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库存压力空前带来的被迫降价。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同比增加10%,60%的企业面临价格倒挂。地方酒企库存压力更为突出,被迫通过降价甩货回笼资金。二是线上电商平台的低价冲击。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导致名酒价格体系紊乱,全国性品牌促销价跌破批发价,间接传导至地方酒市场。三是消费需求重塑带来的转型压力。头部企业通过开发低度产品抢占年轻市场,而地方酒企因研发能力不足,在低度酒领域布局相对滞后,导致年轻消费群体流失。四是政策调整与消费场景收缩。新“禁酒令”的实施,导致一些依赖政务消费的地方酒企消费市场收缩,但部分地方酒品牌力不足导致转型困难。五是名酒下沉的降维打击。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区域市场,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渠道精细化管理争夺份额。全国性酒企的品牌溢价和资金实力使其在价格战中更具优势,地方酒企被迫跟进降价,陷入“不促不销”的困境。
短期内,预计7~8月传统淡季地方酒价格仍将承压,可重点抓住中秋、国庆等旺季备货。长期看,地方酒企需通过聚焦100~300元大众价格带与差异化低度产品、渠道精细化管理、强化区域文化属性等措施应对挑战。
四、当前白酒行业主要趋势
当前白酒行业在库存压力、消费转型与政策调控三重挑战下,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战略转型,核心趋势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深度调整持续深化。全行业进入库存去化周期,2025年一季度产量同比下降7.2%,连续八年下滑。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壁垒与渠道优势强化市场地位,茅台、五粮液等龙头持续挤压中小酒企生存空间,“强者恒强”格局凸显。
二是消费结构分化推动产品价值重构。需求端呈现“高端承压、大众崛起”特征:800~1500元价格带销量显著萎缩,100~300元大众价格带成为增长主力;年轻消费群体对低度化、利口化及健康属性的需求,倒逼酒企密集布局创新产品线。
三是渠道变革与数字化进程并行。线上平台“百亿补贴”导致价格体系紊乱,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快速崛起。头部酒企加速渠道精细化管控,如茅台通过“i茅台”强化直营,五粮液优化供应链提升渠道管理;区域酒企则聚焦县域宴席、自饮等碎片化场景渗透,场景营销成为破局关键。
四是政策调控与行业周期形成共振。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尽管政务消费占比已不足5%,但政策信号引发市场对商务场景的担忧,次高端及高端白酒批价持续承压下探。
五是产品创新与国际化探索双向推进。香型融合与低度化成为研发主线,跨界合作加速年轻化转型(如洋河联名京东推59元光瓶酒、金种子开发“白酒+茶饮”);头部企业通过文化IP输出与本地化策略深化全球化布局,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企业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行业长期将延续集中度提升与消费场景重构趋势,头部企业依托综合优势巩固壁垒,区域酒企需立足大众价格带竞争与差异化创新寻求生存空间,价值深耕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