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白酒价格环比总指数为99.78,下跌0.22%。其中,名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72,下跌0.28%;地方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76,下跌0.24%;基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96,下跌0.04%。(见表1)
从月定基指数看,全国白酒价格定基指数为107.73,上涨7.73%。其中,名酒价格定基指数为109.46,上涨9.46%;地方酒价格定基指数为103.52,上涨3.52%;基酒价格定基指数为109.96,上涨9.96%。(见表2)
一、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下跌
8月份,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为99.78,下跌0.22%。分类来看,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28%,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下跌0.24%,基酒价格环比指数下跌0.04%,各类指数均呈现下跌趋势,以名酒跌幅最大。分旬来看,上旬为99.82,下跌0.18%;中旬为100.00,保持稳定;下旬为99.90,下跌0.10%,上旬下跌幅度最大,中下旬趋于回稳。
8月份,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环比总指数下跌,客观反映了当前行业仍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周期。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环境及“禁酒令”政策影响,商务活动减少,高端白酒需求承压。数据显示,商务宴请需求同比下降30%,这直接影响次高端及以上白酒的动销。另一方面,8月属于白酒消费传统淡季,高温天气抑制聚饮需求,宴席和礼品消费需求放缓。从供给端来看,当前库存积压问题仍突出,经销商为回笼资金,被迫“亏本抛售”,导致价格严重倒挂。与此同时,即时零售掀起价格风暴,引发部分高端名酒线上价格的短期下跌,冲击了同价格带产品及线下传统渠道产品价格。
二、名酒价格指数下跌,价格承压与长期韧性并存
8月份,名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72,下跌0.28%。其中,四川名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72,下跌0.28%;省外名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73,下跌0.27%。分旬来看,上旬为99.80,下跌0.20%;中旬为99.86,下跌0.14%;下旬为99.87,下跌0.13%。具体来看,本月价格上涨的名酒有:董酒上涨1.55%,双沟酒上涨1.12%,水井坊酒上涨0.34%,洋河酒上涨0.22%;本月价格下跌的名酒有:宝丰酒下跌1.90%,郎酒下跌1.44%,今世缘酒下跌1.40%,品味舍得酒下跌0.95%,宋河粮液下跌0.95%,茅台酒下跌0.80%,全兴酒下跌0.71%,四特酒下跌0.53%,剑南春酒下跌0.32%,习酒下跌0.21%,西凤酒下跌0.20%,口子窖酒下跌0.18%,酒鬼酒下跌0.17%,稻花香酒下跌0.13%,泸州老窖下跌0.12%,五粮液下跌0.12%,汾酒下跌0.03%;其他名酒价格保持稳定。
8月环比价格指数维持在目前年内平均水平,显示名酒的周期性价格承压与长期韧性。一方面,近期,飞天茅台价格跌破1800元,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低,给经销商和行业带来恐慌。库存高企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导致经销商不得不以价换量,形成恶性循环,引起茅台股价下跌。从线下终端来看,尽管茅台酒批价下跌并未影响门店售价,价格仍维持在2300~2500元区间,但销量堪忧,严重影响渠道信心。另一方面,21家上市酒企财报数据显示,行业在深度调整中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格局,呈现出行业整体承压,头部酒企集中度持续提升,渠道端持续优化的特点。
行业预测认为,茅台价格的继续跌落是渠道端恐慌心理导致的短期现象,茅台等头部名酒中心产品的稀缺特点没有改变,其在宴席、礼品、商务社交等场景的刚性消费需求仍然存在。随着企业控货保价、渠道系统维稳、去库存进程的加快,行业白酒价格降速将放缓,头部名酒有望进入新的筑底阶段。
三、地方酒价格指数与基酒价格指数双双下跌
8月份地方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76,下跌0.24%。其中,省内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95,下跌0.05%;省外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29,下跌0.71%。具体来看,本月地方酒价格上涨的有:绵阳丰谷酒上涨1.78%;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上涨0.36%;北京红星酒上涨0.30%;泸州仙潭酒上涨0.08%。本月地方酒价格下跌的有:重庆江小白酒下跌7.56%;达州渠州酒下跌2.55%;广东赤荔牌红米酒下跌2.28%;山东扳倒井酒下跌2.00%,景芝酒下跌0.30%;贵州珍酒下跌1.05%;成都金六福酒下跌0.95%;北京牛栏山酒下跌0.61%;内蒙古河套酒下跌0.52%;新疆伊力酒下跌0.14%;湖北白云边酒下跌0.14%;其他地方酒价格保持稳定。基酒价格环比指数为99.96,下跌0.04%。
本月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呈下降趋势,但整体来看仍处于1—8月平均值区间。区域酒企和大众白酒市场出现分化。大部分区域酒企生存艰难,部分区域酒企通过精准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实现增长。如绵阳丰谷特曲依靠其地缘及口碑优势等受地方消费者青睐,出现小幅价格上涨;衡水老白干酒依托“好喝不上头”的品牌声誉也出现微幅上涨。在消费理性化的趋势下,光瓶酒凭借亲民价格和可靠品质在大众白酒市场中表现突出,市场容量持续增长。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部分地区在升学宴的带动下,300元以下的光瓶酒、口粮酒,8月销量同比7月涨了近30%。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酒厂被迫陷入低价竞争,百元以下市场“价格战”持续加剧。面对头部酒企全价位产品布局、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新品频出等多重举措,中小酒企市场空间遭受进一步挤压,部分企业已面临生存危机。值得关注的是,地方酒的长期出路在于强化本地优势、做深渠道、打造不可替代的文化IP和产品特色,从而巩固自己的“价值护城河”,而不是单纯地与巨头拼价格。
四、影响价格因素及未来趋势
白酒价格的波动,本质是行业供需、政策导向与消费理念三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从供需端看,行业长期积累的库存压力仍在释放,白酒行业总体仍存“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直接压制价格上行空间;而消费端需求疲软,进一步加剧了价格调整压力。政策层面,消费税调整可能引发高端白酒成本重构,“禁酒令”新规则直接收缩了公务消费等核心场景,双重政策效应持续渗透到价格体系中。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心智的转变正在重塑行业定价逻辑——健康意识提升与理性消费觉醒,让“性价比”取代“品牌溢价”成为新的决策标尺,这也促使酒企不得不重新审视产品矩阵与价格定位,例如大众市场中光瓶酒的崛起,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直接体现。
未来一段时期,白酒价格分化仍将是主旋律:高端酒凭借强品牌壁垒,价格或维持相对稳定,但增长动能将从“量价齐升”转向“稳价控量”;次高端酒需在库存去化与需求激活中寻找突破,产品创新与渠道效率优化将成为破局关键;面对消费分级趋势,区域酒企与大众酒品牌需采取差异化策略。以绵阳丰谷酒为例,其通过开发“低醉酒度”产品满足大众市场的健康性价比需求,同时借助“一地一爆品”模式深耕区域,以精准供给满足本地消费者的升级需求,成功在分化市场中抢占份额。值得关注的是,中秋国庆旺季临近,政策端“消费提振”与市场端“旺季动销”的潜在共振,或许能为行业带来短期支撑,但最终价格走势,仍取决于终端需求的真实复苏力度与酒企应对调整的战略成效。
(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谢谢)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