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5日)公布了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5%,较上月继续回升,显示物流需求继续向好,物流活动继续转旺。
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5%,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从需求来看,新订单指数为55.2%,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何辉:“4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显示出物流活动进一步转旺,物流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订单增加,库存下降、库存的周转加快;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具体来看,4月份库存量下降,库存周转次数回升,显示随着市场消费端的需求增加,物流环节的库存下降,有利于促进生产端加快产成品制造。
而受益于央行定向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政策的逐步落地,反映资金环境的资金周转率指数有所回升,显示当前物流运行中的资金环境在趋好。
另外,受企业降成本和效率提升的影响,物流企业的用工量有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根据《安徽创新发展统计监测体系》的监测结果,我省2019年一季度全省创新发展总指数为112.9,比去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指数走势表明,全省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资源不断集聚,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为经济平稳开局奠定基础,有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一季度,创新环境指数为105.3,对创新发展总指数增长贡献率为13.6%。我省积极实施江淮英才计划,全面落实省人才30条、合肥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来皖创业创新。截至3月底,全省从事研发活动人员24.4万人。8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研发人员6.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15.2%,提高1.5个百分点;拥有中高级职称5.1万人,增长1.8%。
其次,随着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明显。一季度,全省投入财政科技资金73.7亿元,增长35%,比全国快8.5个百分点;财政科技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比重为3.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企业研发主体作用突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依靠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发展、维持市场份额。一季度,8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研发经费47.6亿元,增长15.6%。其中新产品开发经费24亿元,增长22.7%,新产品投入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的50.4%,提高2.9个百分点。
同时,一季度技成果转化明显。全省授权发明专利3882件,增长19.6%,增速比全国快7.6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率达到26.3%,提高11.8个百分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4232件,增长27.2%,比全国快13.8个百分点。共登记科技成果6133项,其中有2331项实现产业化应用,占38%。辐射引领作用显现。一季度,全省输出技术合同3080项,合同交易额46.31亿元,分别增长31.6%和90.6%。体现创新国际影响力的PCT专利申请量29项,比去年同期多2项。8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73项,比去年同期多9项。
此外,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指数为105.5,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指数为112.9,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8.6和14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3%,比全国快5.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4亿美元,增长3.5%。8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786.5亿元,增长21.7%,比全部销售收入快13.9个百分点。所下降。
上一篇:4月份电商物流指数为109.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