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竞赛、课外补习遭严打 家长缘何不领情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8-03-02
  • 分享到QQ空间


开学季即将到来,教育部门发出的一纸文件再次将打击补习为学生减负的行动推向高潮。财新记者采访多名家长,并探访了有关补习机构,发现令不少家长担忧的不是学生负担重,而是“减负”之后如何去补习?


3月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我国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择校热和课外补习治理等现状进行了深度分析。针对如何“从应试教育突围”这一命题,《报告》指出,导致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主要是学校、考试制度的产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差距,采取分数论的升学考试,才是学生课业“超负”根本原因。


上述《报告》发布会上,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一刀切严禁课外组织的考试、竞赛,严禁机构补习,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此前的2月26日,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课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严禁数学语文等学科类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行为。


与官方的严打行动呼应,一些和培训多有挂钩的竞赛已被叫停。据财新记者了解,杭州正为奥数“华杯赛”积极备战的孩子和家长,突然收到通知,原定于3月10日举行的决赛被暂停。除了“华杯赛”外,杭州中环杯、广东省小学数学联赛等赛事也被陆续取消。众多杯赛突然暂停并非偶然,业界人士认为这是教育部等四部门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成果。


财新记者就此联系“华杯赛”组委会,截至发稿前,仍暂无回应。这一始发于1985年的奥数竞赛在业内颇有知名度,全称为“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全国学生均可参赛,获奖者往往获得升学加分或优先录取的优待。


类似的禁赛,家长们丝毫不陌生。2017年,上海就曾掀起一轮打击补习为学生减负的热潮,但家长们并不买账。


据上海奥数网,2017年上海奥数补习届知名的“四大杯赛”(亚太杯、中环杯、小机灵杯和走美杯)已有三个停办或更名,而它们之前被家长视为“小升初”选拔考试的“敲门砖”。


“孩子准备了大半年了,突然禁考了,怎么办?”在论坛贴吧上,一些心急如焚的上海家长发帖求助,而另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则出招,“杭州还可以考试,上海的亲们可带孩子来去杭州参考”。


“总体而言,2017年上海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不够显著”。在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看来,学生负担并非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长的自主增负。表面上杯赛被暂停减轻了学生压力,但升学竞争仍在暗流涌动。


在杯赛热持续发酵下,为了争夺生源,部分校外培训机构采取“抢跑”或“提前教育”的补习模式,即实施超过课程标准和学校进度的学科教育。


《报告》中指出,不少公办学校违反规定,将奥数等超纲的教学内容引入教学,或出现在试卷的附加题中,以此诱导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甚至产生依赖。


以北京为例,培训机构会建立系统的择优体系,而择优体系主要依靠其“超常体系”, 即五年级学完小学课程,六年级以复习和准备“小升初”为主。“超常班”由每年的“杯赛”和统一选拔产生,“抢跑”的起跑线不断下移,成为众多家长选择培训机构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应试教育价值不断被强化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培训模式“推波助澜”,学生学业压力进一步被加重。


一边是教育部门严打课外补习,一边是国内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学生补课的需求与日增长,学校减负家长自主增负,这一矛盾应如何化解?


杨东平认为,公办学校应该回应家长需求,通过支付购买服务,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他进一步解释:“校方可通过家长委员会自愿收取或引入第三方民营机构等来实现,政府可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与学校合作”。如此一来,补习机构不再是家长选择课外辅导唯一途径。


补习高温持续不退,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有关。这背后,则是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分配不均。


据财新记者了解,在“小升初”择校竞争中,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严格学区划片政策,没有选拔学生的资格,但民办学校往往不受学区限制,虽不组织统一考试,但学校往往可以其他方式选择学生。


上海的例子常被视为典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表现为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招生权分配不均,导致生源质量悬殊。杨东平分析:“民办学校具有招生自主权,可以提前‘考试’,‘面试’学生,将教育培训机构的统测成绩和杯赛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从而囊括了优质生源,以此拉开了民办与公办学校的差距。” 他认为这种差距并非是教育质量优质造就。


对此,《报告》倡议应改善公办学校教育品质,规范民办学校,学校间的竞争不应该是公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而应该是创新和传统学校的竞争。


不少专家认为,学生减负问题难以解决,根源还在于中考、高考制度的“指挥棒”,如果不回到应试教育改革本身,严打课外补习只是治标不治本。


“应试教育的改革还是要回到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上”,杨东平说道:“目前的选拔制度仍为学科总分制,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尽管中高考改革目标已提出,综合素质评价如何纳入改革仍悬而未决”。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