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岂能少了房价指数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6-06-16
  • 分享到QQ空间

6月14日,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在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中,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前10名,北京垫底。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


对于这份宜居城市报告,有媒体解读说,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目前的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而宜居的短板则在于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与交通便捷性。比如宜居指数得分倒数第一的北京,据说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这三大瓶颈,其中,环境健康性是北京的最大短板。如果再算上高昂的房价,中国城市目前的宜居指数,在整体上恐怕会更加不高。


那么,评价我们的城市是否宜居,为何只有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这六大维度,而没有房价指数?相关人士解释称,“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害怕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就特意回避房价指数,颇有因噎废食之嫌。事实上,在获得中国宜居城市前列的城市,那里的房地产商同样可拿这个名头来炒作,比如青岛开发商极可能宣称“中国最宜居”,少一个房价指数,并不能阻挡炒作。


宜居城市评价不该少了房价指数这一维度。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房价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影响很大。宜居城市首先要“易居”,也就是首先要买得起房子,然后才可能追求住得好和身心和谐。即使不需实现买得起房子,也应保证租得起房子。可是看看我们许多城市,无坚不摧的房价、房租及其涨幅,深深刺痛着“寄居蟹族”的自尊。老百姓生活在一个城市,哪怕有再好的公共服务、自然与人文环境,有再便捷的交通,也要面临最现实的自身居住条件考验。缺乏房价考量的宜居,不是他们心中想要的宜居。


在宜居城市评价中,完全可以评比一下被调查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这比单纯比较房价科学合理。房价收入比是指房屋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能反映老百姓购房的难易程度。上海易居研究院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为7.2,其中北京房价收入比为14.5,成为全国购房难度最高的城市,内蒙古位居最后一名,仅为4.4。以房价收入比,反映被老百姓购房的难易程度,确实该成为宜居城市评价的一个指标。有了这个指标,说不定还能倒逼要创建宜居城市的城市,在控制房价上也下一些功夫。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