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八五期(2025/08/22)“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
宏观分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7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继续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数据背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一系列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7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数据表明,随着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新技术正加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不仅对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同时推动工业生产向高端化迈进,助力我国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我国工业在绿色转型方面成果斐然。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9.4%,碳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量分别增长43.8%和19.8%,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绿色低碳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不仅表明我国工业在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取得突破,也反映出工业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生产投入。随着以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产品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稳步壮大,工业生产的高端化绿色化态势得以持续,这既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又契合了市场对绿色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绿色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走势
价格总指数走势:本期(2025/08/22)“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以下简称“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收于117.62点与上期相比上涨0.2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113.05相比上涨4.57个百分点。7月规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同时,人工智能应用快速推进,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种智能终端产品日渐普及。事实一再证明,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智能化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使工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系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在7月工业生产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两重”建设稳步推进,“两新”工作加力扩围,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45.3%、8.1%。政策的精准扶持,为企业技术创新、设备升级、市场拓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激发了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工业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持续健康发展。
7月份工业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成绩亮眼。应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推动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两期对比图
各大类涨跌情况及排名:
组成“中国•成都五金机电价格总指数”的12大类价格指数呈现“10涨2跌0平”的态势。本期涨幅前三类产品是:【电线电缆】类本期指数133.66点,上涨1.52个百分点,【电工电气】类本期指数106.87,上涨0.60个百分点,【焊机、焊具与焊材】类本期指数102.43,上涨0.44个百分点;本期下跌指数仅有两类产品,是【安防设备与用品】类本期指数145.30下跌0.97个百分点,【五金零部件】类本期指数109.69下跌0.19个百分点。
二、本期各大类价格指数涨跌幅分析
【电线电缆】本周价格指数上涨1.52个百分点至133.66点,其中“通讯线”类别价格指数收于138.97点,上涨4.39点,涨幅显著。通讯线主要分为被覆线、架空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等,铜是通信铜缆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波动较为频繁,铜在电缆生产成本中占据重要比重(约三分之二),近一周铜价持续上涨,也是导致线缆价格上调的主要因素。此外,市场预期关税政策将推高进口成品成本,从而给予本土供应商更大的议价空间。
【电工电气】本周价格指数上涨0.60个百分点至106.87点,其中“辅料及相关”类别价格指数收于121.22点,上涨2.84点,成为涨幅较大的二级类别。电工电气辅料及相关类产品包含了绝缘材料、覆铜板等,近期铜、电子纱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依旧处于高位,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电网改建升级、新能源并网以及特高压项目建设持续进行,拉动了对绝缘材料、配电设备等的需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025年7月同比增长8.6%)也反映了电力需求的旺盛。许多覆铜板制造商在过去三年面临较大价格压力,甚至出现连续亏损。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这些企业有较强的涨价诉求以修复利润。近期电工电气辅料价格上涨,主要是原材料成本持续高位、下游需求旺盛(尤以电力电网投资和AI服务器驱动为代表)、产业自身提价动力以及技术升级与特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安防设备与用品】类价格指数本周指数145.30点,指数下跌0.97个百分点;其二级分类“头部防护”类价格指数下跌6.02百分点,跌幅显著。近期安防行业整体内卷,价格战激烈;中小厂商为求生存在传统产品上压价,致使头部防护工具(如安全帽、防护头套等)近期价格有所下跌,传统头部防护工具需求增长乏力或饱和;智能头部防护装备(如智能安全帽)可能成为新增长点,但对传统产品需求造成分流,总的来说,近期安防设备与用品类别下头部防护工具的价格下跌,主要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原材料成本下降、传统需求增长乏力以及行业技术变革导致价值重心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金零部件】类价格指数本周指数109.69点,指数下跌0.19个百分点;其二级分类“密封件”类价格指数下跌1.05百分点,跌幅显著。密封件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各类合成橡胶(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天然橡胶、塑料等。这些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会直接传导至密封件产品的成本端。三元乙丙橡胶(EPDM)价格创一年新低:2025年7月,三元乙丙橡胶华东市场主流报盘均价为22822.73元/吨,连续数月呈现跌势,最低价格甚至触及22600元/吨,刷新了过去一年内的最低纪录。8月市场预计延续弱势,进口货源充足及新产能释放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早在4月份,就有数据显示天然橡胶、炭黑、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价格环比均走低,部分品种下滑幅度甚至超过10%。部分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不惜“以利润换取销量”,甚至出现“价格倒挂”(销售价低于采购价)和“抛售”现象(如埃克森5601牌号出现19500元/吨的抛售报价)。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看空情绪和价格的下行压力。近一周五金零部件类别下密封件价格的下跌,主要是下游需求疲软(汽车、家电等行业订单减少)、原材料成本下降(三元乙丙橡胶等价格走低)、行业内部结构性调整(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销商去库存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近期行业动态
1、上半年不同类钢材销售多级分化。上半年热卖的钢材品种主要有3类:中高端工业板材,无缝钢管,钢结构用钢,如H型钢等;上半年相对冷门的钢材品种主要也有3类:建筑钢材,如螺纹钢、线材,二是普通中厚板,三是普通焊管。这些品种“冷”“热”各异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第一,下游需求分化是根本。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与基建托底、制造业强韧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建筑钢材与工业板材市场行情呈现“冰火两重天”。第二,资金约束是关键瓶颈。上半年贯穿产业链的资金紧张问题抑制了终端采购意愿的增强,导致有效需求不及预期。第三,供给调整相对滞后。虽然今年初相关部门明确将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政策,上半年也有一些地区、企业采取了限产措施,但钢铁企业受生产惯性影响,供给调整需要时间,导致部分品种阶段性供给压力加大。第四,市场信心偏弱。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复苏和需求情况持续担忧,普遍采取防御性策略,抑制了投机需求和补库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