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文昌市举办生态环境指数新闻发布会,文昌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第三方编制发布了“文昌市生态环境指数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晓欢、文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娇慧,文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欢宝、浙江工商大学惠琦娜教授等嘉宾出席发布会。“文昌市生态环境指数”以2015年上半年为基期,指数体系共包括“生物丰度指数”、“水资源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土地资源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声环境指数”等六大模块。受益于“土地资源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文昌市生态环境指数再创新高,指数值收于183.67点,环比(2018年下半年)增长7.02%,同比(2018年上半年)涨幅达27.31%,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呈现显著提升的发展态势。
从各项指标看, “水资源指数”仍处较高点位,区域水环境改善成效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水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百姓获得感得到全面提升。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文昌市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为整改契机,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内河(湖)生态保护和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上半年,水资源指数值为139.70点;“空气质量指数”回升明显,蓝天攻坚行动成效显著。依托成功发射的海南首颗商业卫星“文昌超算一号”,文昌市已建立起资源环境监管服务大数据平台,为科学、严格防控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装上“天眼”;“土地资源指数”增长势头强劲,土地管控力度持续加大。在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之后,落实效果良好。文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海澄文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员,文昌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开展“双创”和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致力于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的文昌市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科学分析了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助力全市生态环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上一篇: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