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的概念、作用及主要编制方法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5-10-12
  • 分享到QQ空间

一、什么是指数

统计界认为,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指数泛指所有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表明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总体等相对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例如,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例如,零售物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价指数。这里的复杂总体是指总体单位和标志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总体。如不同产品的产量、不同商品的价格等。经济分析中的大部分用狭义指数的概念,旨在研究复杂总体综合变动情况。 


通常所说的指数实际上就是总指数。总指数是综合研究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发展趋势的动态相对数。如,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价格指数称为价格总指数,综合反映全部产品成本平均变动程度的指数,称为成本总指数,综合反映多种产品生产量和商品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物量总指数和商品销售量总指数等。


指数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经济分析方法。指数理论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5种主要方法流派,它们分别是指数的固定篮子方法、指数的检验方法(公理化方法)、指数的随机方法、指数的经济方法和Divisia方法。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 

1、综合反映事物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指数一般是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指数大于或小于100,反映事物变动方向是正还是负;而比100大多少或小多少则反映事物变动程度的大小。如,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25.8,则说明多种商品物价总的变动情况,具体到某种商品价格可能有涨有落,但从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仍然上涨了25.8%。


2、分析受多因素影响的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任何一个复杂现象的总体,一般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可以利用综合指数或平均指标指数,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各因素对总指数变动的影响。如销售额的变动受销售量和物价两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指数分析法,分析计算出销售量和物价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3、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通过编制指数数列,分析现象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特别是便于分析相互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时间数列之间的变动关系。


4、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随着指数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断发展,许多经济现象都可以运用指数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从而对其水平做出综合的数量判断。如,利用综合经济动态指数法评价和测定一个地区或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利用平均指数法测定技术进步的程度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利用指数法原理建立对国民经济发展变动的评价和预警系统等。


三、指数的编制方法

1、综合指数

(1)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综合指数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在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被研究因素以外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被研究因素的变动,这种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的特点: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总体进行综合;要将同度量因素固定起来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


(2)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编制数量指标的一般原则: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质量指标指数: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平均指数:

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它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的总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1)实际权数平均指数

a.算术平均指数:算术平均指数就是其形式上与前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相类似的总指数。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算术平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b.调和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就是其公式与前述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相类似的总指数。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调和平均指数就是质量指标指数。


(2)固定权数平均指数

常用的固定权数平均指数是固定权数物价指数。

   

四、 统计指数的种类

指数的分类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1、按研究对象的范围分: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某一方面变动的统计指数。如: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总指数是研究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统计指数。如:商品销售额指数等。 


2、按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分: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和数量变动的指数,如商品销售量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涵变动的指数,如产品成本指数。 


3、按计算方法和公式分: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综合指数是用综合方法对两个总量指标直接对比形成的指数;平均数指数是用加权平均方法编制的指数;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平均指标直接对比后形成的指数。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