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 享年101岁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8-02-06
  • 分享到QQ空间


据媒体报道,国学大师饶宗颐于2018年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涉猎广博,研究领域囊括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敦煌学、目录学等门类。他一生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20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十四卷,就达1000多万字。

他亦通晓多国文字,包括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更能掌握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这种在其本国亦少有人精通的文字。

他还精通古琴、书画、诗赋,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2003年他捐出自己大部分的藏书,在香港大学建成饶宗颐学术馆。

饶宗颐出生于1917年8月9日,广东潮州人。他的家族富甲一方,父亲饶鄂在家乡建起了当地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饶宗颐竟日沉浸于书海之中,16岁编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遗留的《潮州艺文志》。18岁破格进入广东通志馆工作,遍览广东地方志,这段博览群书的时间为他后来百科全书式的治学打下了坚固基础。

饶宗颐1949年赴香港,曾于新亚书院任教,后任教于香港大学,1968至1973年获新加坡大学聘为中文系首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期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97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

1959年,他出版巨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以占卜人物为纲,将占卜的大事融会贯通,全面地展现了殷代历史的面貌。1962年,法兰西汉学院将“儒莲汉学奖”颁给了饶宗颐。由此,饶宗颐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为“甲骨五堂”。

上世纪70年代,饶宗颐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和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共同出版《敦煌曲》,利用敦煌出土资料,全面探究敦煌曲子词的起源问题。此后,他又出版《敦煌白画》一书,专研散落在敦煌写卷中的白描画稿。这奠定了他在敦煌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饶宗颐对历史的研究也独树一帜。他历时五年,梳理研究历史学中的重要观念“正统论”。为“穷其源委”,饶宗颐“淹贯乙部,旁通别集,为独立之探究”,最终如愿取得“融会之效”,写出《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一书。该书最早于1977年由香港龙门书店有限公司出版,后多次再版,是饶宗颐的代表作之一。

历史学家、原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曾力推此书:“我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承乏先师陈守实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席,迄今已逾三十年。就寡闻所及,国内近数十年专究历史观念史的论著本就稀见,而以正统论为题进行全面系统考察的专著更未发现。我所见而又是同行公认的力作者,唯饶先生这一部。”

1982年,《选堂集林·史林》出版,被学界誉为继钱锺书《管锥编》后的又一学术巨著,有人称誉为“南北学林双璧”。

2013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饶宗颐曾自述,自己从14岁起,就学“因是子静坐法”,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间九时必宽衣就寝。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

如今香港大屿山有一处游览胜地,38株巨木镌刻着斗大的《心经》全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木刻心经简林,是饶宗颐2002年创作的。他说,《心经》里“心无挂碍”中的“挂碍”,“是指自己造出来的障碍。现在的人太困于物欲,其实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

在香港饶宗颐学术馆前矗立着四个大字,“慈悲喜舍”,道尽他百年的人生哲学。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