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期“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周分析
来源:成都五金机电指数  日期:2025-04-29
  • 分享到QQ空间
一、第五七零期(2025/04/25)“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
宏观分析: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至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随着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带动工业企业营收继续改善。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速较1至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4.2%,较1至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增速自上年12月份以来持续加快,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数据显示,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有24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至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达58.5%。其中制造业改善明显,一季度利润增长7.6%,加快2.8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支撑。随着工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利润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较1至2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为32.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0个百分点,成为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撑。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9.7%、15.3%、14.2%。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1至2月份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4.3%,拉动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行业看,一季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利润增长23.9%;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持续推进,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63.7%、59.9%、55.3%;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利润增长12.5%。


价格总指数走势:本期(2025/04/25)“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以下简称“五金机电指数”)价格总指数收于114.92点与上期相比上涨1.26,与去年同期114.62相比上涨0.30个百分点。一季度,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2%、9.5%,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4个、8.7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助动车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8.8%、65.8%、21.7%,相关链条行业中的电子电路制造、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9.4%、18.2%。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尤其在“两新”“两重”政策和出口延续好转作用下,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部分主要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带动企业投资经营好转,工业企业利润出现逐步改善。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支撑作用明显,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带动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今年以来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部分主要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带动企业投资经营好转,工业企业利润出现逐步改善。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支撑作用明显,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带动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更大程度释放政策潜能,促进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向好恢复。



各大类涨跌情况及排名:
本期组成“中国•成都五金机电价格总指数”的12大类价格指数呈现“10涨1跌1平”的态势。本期涨幅前三类产品是:【机电设备】类本期指数123.16,上涨3.72个百分点,【五金工具】类本期指数109.29上涨3.15个百分点,【仪器仪表】类本期指数142.05,上涨1.62个百分点;本期下跌指数仅有一类产品,是【照明用具】类本期指数93.01下跌0.04个百分点。



二、近期行业动态
1、钢铁企业困境中“寻变局”。3月份,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加大、两会宏观政策落地、传统淡旺季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钢铁市场呈现了震荡下滑的行情,由于原料成本明显下降的影响,使得钢铁行业逐渐走出了亏损局面。2025年3月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处于“增产减亏”的局面,吨钢盈利29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元。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从各品种细分产量数据来看,2025年3月,钢材细分品类产量也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其中建筑钢材类中的钢筋产量同比增幅相对较小,线材产量同比增幅相对较大;板材品种产量同比增幅相对明显,而管材类品种产量同比增幅最大。目前来看,国内钢材市场已经进入了传统旺季转弱的态势,整体市场依然受到多重内外因素的影响,传统淡季效应的“渐显”将再次加大供需的“落差”,但由于钢铁生产企业不断地顺应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不断追求产品的“高附加值”,其盈利能力也逐渐增强,但在“外压与内卷”并存的变局中,钢铁行业仍然没有摆脱困境。
(声明:此文系“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编制办公室原创,版权属中国五金机电指数网www.wjzs.org所有。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网址及保留完整内容,违规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