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  日期:2022-09-15
  • 分享到QQ空间

近期,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的通知》,同意将北京市延庆区等49个申报单位列入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创建名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综合性试验示范平台,自2017年首批先行区创建以来,各先行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域特点,着力创新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形式,为全面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经验。

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意在以重点突破带动绿色农业整体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向好。近期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76.91,较上一年提高0.36%,比2015年提高了2.29%。尤其是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领跑全国,2020年先行区绿色发展指数平均达到80.38,整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报告还显示,全国农业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明显,全国化肥施用量连续五年保持负增长,2020年为5250.65万吨(折纯量),比2015年减少12.8%,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

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农业绿色发展已经取得较大成效,但未来受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农业稳产保供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说,农药化肥减施、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虽然可以带来生态红利,但这些生态红利很难转化为经济收入,因此参与绿色农业的积极性并不高。总体来看,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积极助力,未来金融业应紧抓机遇,加快创新,提升服务,做好金融支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应继续建立健全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努力下,从“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确定,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出台“1+N”的政策体系,形成制度性、基础性的政策框架,再到推出新版绿债目录和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我国已在政策层面明确绿色金融的思路、目标和框架。不过,现行的绿色金融标准在农业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明确范围,下一步应广泛根据各地实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绿色金融标准通用性目录,使金融机构在认证绿色金融业务时有统一的标准,明确农业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效率。

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应深入挖掘普惠金融与绿色农业结合的潜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效能。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与绿色农业有着内在相关性,受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企业和小微企业是主要的污染排放源,它们同时也是重要的污染治理对象,提高涉农生产主体、小微企业的污染治理水平需要金融加大支持力度,实现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高水平融合。未来让更多涉农主体、小微企业获得绿色金融支持,应当鼓励农业、小微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核算、绿色产业资质认定,金融机构探索将绿色农业标准纳入普惠金融业务中,向既符合“三农”信贷要求也符合绿色农业标准的客群提供更大的政策倾斜和金融支持。

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应当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发展绿色金融科技。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绿色识别的能力,降低绿色认证的成本,降低对绿色中小企业和绿色消费的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科技与农业绿色发展结合,未来金融科技应该赋能更多的绿色农业业务,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以大数据为基础、算法为核心的优势,加大科技手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核算与碳资产管理、转型金融、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与投资等领域的应用,扩大绿色金融的服务场景。此外,应用金融科技还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农业绿色发展的效率,如精准识别行业中的伪绿色金融、伪绿色科技,避免金融资源浪费。

金融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中大有可为。金融业应抓紧农业绿色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加大资源投入,强化金融创新,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指数
  指数名称 数值 幅度 详细